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西遊]喵在大唐開動物園 > 第45章 再拐妖

第45章 再拐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明路。”妙華肯定道,“當然是明路。”

見三道還不明白,妙華隻反問了一句,“你們既習得了正統五雷法,我也不問你們從誰那裡學的,但你們應該知道,你們的行為經不起查吧?”

三道頓時冷汗涔涔,不是經不起查,而是但凡有一個神仙過來,都能看出不對勁。

天行有常,四時風雨自有輪轉,一些例外或者特殊場景,也要有玉帝旨意才能下雨,而要申請降雨,同樣需要門檻,習得五雷法便是其中之一,而五雷法,算得上是道教的專利。

三道雖然保了車遲國風調雨順,但同樣經不起細查,因為幹涉人間降雨,本就隻能是私下的小動靜,而他們三兄弟,卻幹涉多久了?誰給他們撐腰的?他們又給誰“回扣”了?

隻是一心為了百姓,面上還能好看,查出來有人說情,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但他們一點沒有為自己謀私利嗎?一點也沒有布之前車遲國僧人的後路嗎?

“取經啊,你們可知有多少人跟着護着?”

你們可知,有多少神仙,一直關注着?

所以,唐僧隊伍一到車遲國,必定與他們對上,也不能不對上。

虎力大仙何嘗不知,但是,對妙華拱手,深吸口氣,鄭重開口道:“上仙願給明路,小道感激不盡,以上仙神位,收編小道合情合理,小道亦甘願臣服,隻是我那兩個弟弟卻不一樣。”

“上仙容禀,那取經團隊不得不對上我們,但我們又何嘗不是不得不對上他們呢?小道能在上仙庇護下躲過,我那兩個弟弟卻不能。”

他們之前得了庇護,如今自然也不能後退,他們一旦後退,便徹底沒有了退路,不後退,反而有一絲活路。

妙華心下了然,這是虎力大仙想給兩個弟弟一個保障。

“這你不用擔心,車遲國局勢馬上就要變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國王便召集文武百官,取經團隊,以及三位國師。

三位國師接到傳召,而不是拜請,就已然察覺了不同,但因為妙華昨日的來臨,取經團隊的插入,他們也不得不暫時收斂高傲,先應邀前來看看情況。

這一看,果然大不相同了。

隻見國王全然不似以往的恭敬謙卑,對他們依舊客氣,卻多了作為國王的君威。

三個國師暗自對視了一眼,這國王,到底是有了底氣,也到底,不是真心向道,權力才是他的追求。

那他們呢?

他們追求的是得道成仙,人間的權力隻是一個過渡,但他們,似乎有些陷了進去,不然,他們不會覺得如今的國王行為不應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昨日妙華有意無意的點醒之下,今日的他們抛開這層薄霧,不免看清了不少。

國王邀三個國師與唐僧師徒四人,分别坐在左右兩側的下首,國王面上依舊對三位國師彬彬有禮,從容介紹了幾個大唐和尚的來曆。

羊力大仙率先拱手,“陛下,這幾個和尚既然是要去西天取經的,那便放他們通行就是,不知陛下今日是何道理?”

國王幹笑兩聲,道:“國師,幾位大僧進城途中,見到了我過僧人的情況,故而有此會議。”

鹿力大仙對着和尚冷哼一聲,再面向國王,“陛下,大唐是大唐,我車遲國是車遲國,他們幾個和尚與那些無能的僧人能有何幹系?大唐是要幹涉我國内政嗎?”

這廂,八戒也對着鹿力大仙他們呸了一聲,“你也知道我們是和尚,我們對你們内政才沒興趣,但也見不得你們折辱僧人。”

“折辱?”鹿力大仙有些嘲諷地笑道:“無法祈雨,白占糧食是我們逼的?偷稅漏稅,侵占良田,宣淫無度,不是他們做的?如今讓他們親自躬耕,自給自足,便是侮辱了?”

悟空哼笑兩聲,“這是他們無能無德,自找的。”

悟空這一話,弄得其他人都有些發蒙,你是哪邊的?

但下一瞬,悟空繼續道:“但如今,管理這些丢了佛門臉的僧人的,是你們道人吧?”

“你們道人,就沒有一點違法亂紀的事情?若你們沒有,我們無話可說,可你們言行不一,再來聲讨所有和尚,豈不就是折辱?”

“胡說!我們哪裡有違法亂紀!”

悟空卻似笑非笑看着他們,他們三個國師沒興趣違法亂紀,但是他們底下諸多的弟子呢?弟子又收的弟子呢?總有那麼一些敗類的。

或許以一部分來延伸整體,有些牽強了,但政治不就是做文章嗎?

悟空轉頭,對國王道:“陛下,原先的僧人,如今的道人,到底都一樣的,隻圖宗門的擴張,故而違背了本心。”

“我佛道皆有研習,深知各有各的道理與妙法,如今看到一些無能的住持道長,為了短暫的擴張,下線愈發降低,實在大感痛心,懇請陛下,給僧道增添入門的門檻,能者居之,如此這般,既不損佛道的德行顔面,少些魚龍混雜,又能真正篩選有能的人才,為百姓謀福啊!”

燕國地圖終于露出來了,這是要将宗派的準入條件,徹底把握在朝廷的手中!至少在車遲國,要這樣!

“荒唐!”虎力大仙站了出來,“道法廣而深,便是我兄弟三人,也不敢說精通各類道法,若是添加門檻,這門檻如何界定?如何判斷真假?光是這一個工程,就足夠耽誤幾百年了!”

唐僧也站了出來,“國師此言,不無道理,但不能因為難,便止步不前。”

唐僧對國王行禮,又轉身面向文武百官,侃侃而談,“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我中原泱泱華夏,文脈興盛,先秦時更是百家争鳴,自漢武起,獨儒學獨領風騷,儒學一脈,同樣不止一家之言,但傳承至今,依舊昌盛,而對于學子,官員的考核,選拔,又哪裡就輕松了?”

“儒釋道,皆妙法無邊,但最基礎,最需要打基礎的,又有多少?隻是一個準入的門檻,而不是像儒學一樣層層選拔,已然是降低了工作量,如何做不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