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說說方才到底發生了什麼?”淑妃臉上滿是着急,看着林嬷嬷的眼神中也充滿了猶疑,别不是她說了什麼惹怒了皇上吧!
因為家裡的原因确實使得她在面對皇帝的時候少了幾分小心謹慎,可這也不代表她不憷皇帝啊?
她家裡是在幫皇帝打仗,又不是要謀反了,怎麼可能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她那麼不喜歡成婚生子的人,在先頭那個丈夫那裡硬是頂着壓力吃了幾年避子藥沒有生子,可你看她到了宮裡來敢嗎?
她甚至都不敢去想更别說說出口了!不想給皇上生孩子?怎麼着,瞧不上皇帝啊?找死吧!
再說十二皇子,她确實是不怎麼喜歡孩子,也不怎麼關心他,但是皇子六歲開始去皇子所生活這是宮規祖制。
本朝跟前朝不大一樣,皇上不樂意搞那些将皇子跟生母分開的把戲或者是不讓低位嫔妃養皇子的要求,本朝向來都是皇子跟生母生活在一起,六歲之後分開也隻是因為皇子年齡大了得避嫌。
如今宮中這十三位皇子,除了年幼喪母的十三皇子跟早夭的兩位以外,其他哪個不是長到六歲才出去的,怎麼到了自己這兒就要變化了?
這要别人怎麼看待自己?自己還如何在這宮中好好生活,不得被那些人嘲笑死?
林嬷嬷滿臉苦澀地把自己去見皇上的說的複述了一遍,淑妃聽完後确實也沒覺得有問題,一時也沒什麼好說的,但确實氣不打一處來,随手拿起身邊内務府才送來的一套寶石頭面就扔到了地上去。
滿屋子的宮女全都跪了下來,根本不敢擡頭看她。
淑妃氣得胸口起伏個不停,“本宮就知道這孩子是白生了,早知如此倒不如當初直接硬着頭皮吃下那絕育的藥一了百了!”
這是在她還沒進宮時候的事情,她那時候喝避子湯喝煩了就想着有沒有能吃了就不用發愁生孩子的藥物,大夫給她開了絕育藥。但人家也說了,這東西是真的傷身子,她考慮了許久還是算了吧。
不想生孩子一來是不喜歡孩子,二來是覺得若是生産不順那也會影響自身的健康。但現在吃了這藥不還是要損傷身子?沒必要。
林嬷嬷心下叫苦,趕緊讓其他人下去,她們小跑着出了屋子,有些話可不是誰都能聽的。
“娘娘您别氣了,不管十二皇子養在哪裡他都是您親生的”,林嬷嬷小心給她遞了杯茶水。
“再說了娘娘您能又今天的地位也是因為大将軍跟少爺得力,便是十二皇子不養在您膝下了也不會影響到您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的。”
淑妃對自己的處境一清二楚,她不會覺得皇上對自己另眼相看是對她有什麼想法的。這男女之間有沒有情意可不是隻看床上那點兒事情的,行了周公之禮,有了孩子也不代表就在人家心裡了。
她内心也矛盾的很,一會兒覺得自家爹爹跟兄長如此能幹,定能保得自己的榮華富貴。
但又會擔心萬一爹爹跟哥哥有個意外,或者将來皇上鳥盡弓藏,那自己還有什麼依靠呢?
她也曾想過去争一争皇上的真心,給自己一個保障。但是她也不是傻子,在宮裡待了一段時間,見識到皇上的雨露均沾之後就徹底沒了想法了。
他甚至連對誰偏寵一些都沒有,更别提真心了!
她也不是瞧不上自己,但是後宮美人如雲,有那清純佳人,也有那小家碧玉,有風情萬種的,也有熱情似火的,就連皇後哪怕她身子不太好也是個英姿勃發的将門虎女。
她自己絕對不醜,畢竟皇帝也不會勉強自己咬着牙去臨幸一個醜女的,但是她除了特别有錢,打扮的特别富貴以及家世得力之外确實也沒有什麼特别突出的地方,那她憑什麼能得到皇帝的真心呢?
所以有時候她也覺得生了個孩子倒也不錯,不管怎麼樣自己都是皇子生母,不管将來如何,皇上總也不會做得太難看吧?
可如今皇上竟然要讓十二搬走!
她頭痛欲裂,揮開林嬷嬷的手,“行了,本宮就是頭疼,這事兒明天再說吧!”
林嬷嬷欲言又止,但到底也不敢多說什麼。自家娘娘在家裡就是個說一不二的,别說是她一個奴婢了,就算是将軍跟大少爺那也是沒辦法改變她的決定的。
淑妃兩人不知道的是林嬷嬷主要沒趕上好時候,皇上從坤甯宮回禦書房之後就有八百裡加急的文書傳來,說是南面兒發了洪水,如今出現了大批災民,人數還越來越多,下面的人就想問問到底要不要接收?如果接收了,給不給赈災?
要真說起來那些災民并不是他們大晉的子民,那片地界兒還沒打下來,他們大晉便是再财大氣粗也不至于去資敵吧?
但是話不能這麼說,他有做千古一帝的野望,那自然不能隻盯着自己治下這一畝三分地。南邊的地遲早都是他的,南邊的百姓也遲早都是他的臣民,他不可能視而不見。
但赈災這事兒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晉這兩年确實算得上是國泰民安,也沒什麼太大的災害,但如今糧食産量本就不高,農民辛苦一年交了稅之後也就堪堪溫飽。國庫裡有糧,但也沒有到可以任由他揮霍的地步。
他一句赈災倒是容易,讓戶部安排财、物,讓其他人配合便可。但是赈災以後呢?這些人如何安頓?靠什麼維持生計?現在還暖和着倒無所謂,等天冷了之後呢?沒有遮風擋雨的房屋,也沒有棉衣,他們怎麼熬過寒冬?百姓的根本在土地裡,那到時候怎麼給他們分地?若是讓他們開荒那第一年收成不足到時候是不是還給朝廷給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