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遠要大婚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坊間傳聞,他自己主動請求皇帝賜婚,要迎娶孟家的嫡小姐。
孟家待字閨中的嫡小姐隻有兩個,一個是孟五——聽說在孟家大鬧了一場之後,被陸家領走了,一個是孟六——這兩年昌安閨秀圈裡新晉翹楚,聽說行動舉止都是當年教莊妃的嬷嬷帶出來的,母親一族又是一貫的清流。
當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比的時候,毋庸置疑,三皇子要娶的人必定是孟六小姐。
又聽人說,孟六姑娘嫁過去未必是做正妃,好像三皇子求的隻是個側妃之位。因說正妃之位牽扯甚多,等真有了合适之選再說,如今他選孟家,一是因為孟家的身份不高不低,口碑不錯,卻沒什麼勢力。又說因不設正妃,便顯得這個側妃更尊貴一些,也不會損了孟家的體面。
祁帝覺得尚遠頗為通情達理,自然無有不應,想着等到時候真有了需要,再安排一個需要拉攏的朝臣去做正妃最相宜。藍皇後也沒阻攔,孟家如今在朝中雖有後起之勢,可最多也隻有個三品武将,配三皇子并不顯赫,再說宮中雖然有個莊妃不在她陣營裡,但顯然也沒什麼本事,生公主前一個人住在毓秀宮,生了公主後,也不過是給毓秀宮添點人煙罷了,她不犯着費精力去攪黃這件事。
于是陳慶公公親自跑了一趟孟家宣布了姻親之喜。
一時間整個孟家都洋溢在喜悅當中,算着日子,恨不得把貴重之物都給令璋添作嫁妝,擡一擡孟家的面子。
當然令璋自己卻很小心,再三地問顔雙儀:“可确定宮中的公公傳旨點名要我嗎?若隻是說嫡女,那也未必就是我。”
顔雙儀道:“你怎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咱們家自然隻有你才配得上。”
“當初選公主伴讀便是這麼說,最後進宮的卻是五姐姐。”
“這怎麼能比?她都回到隐州那鄉下地方兩年了,昌安早沒了她的容身之地,如今宮裡賜婚,與她能有什麼相關?倒是你呀,我的好姑娘,你這兩年在昌安城聲名鵲起,人人都知道你的才能和德行都不輸你大伯母,你才是咱們孟家的掌上明珠。那三皇子又不是瞎子聾子,怎麼會看不中你。”
令璋點點頭,心裡卻隐隐覺得不安。
她實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年夏天她跟着夏公公走到宮城之外,卻因為甯璋無事而被遣送回孟家,這段記憶太深刻,以至于到了今日,她也不敢松懈,不敢覺得幸運自然會落在自己頭上。
運氣得是老天爺眷顧的,可她就覺得老天爺更眷顧甯璋一些,要不然甯璋怎麼會憑空奪走本該屬于她的光環?
這個三皇子妃,若沒有甯璋跟她搶,那也許就是她的,可正是因為有孟甯璋這個變數,令璋心中始終存着擔憂。她甚至時常會想,要是世上沒有孟甯璋這個人就好了,要是孟甯璋突然抱病或是突發什麼意外,那便沒有人與她搶了。
對了,孟甯璋在江湖上一定有許多仇家,那些仇家若是肯下手,孟甯璋一定不會無虞。
令璋腦海中閃過許多個惡毒的念頭,甚至有一次一閃而過一個念頭:要麼雇個殺手把甯璋殺了,那麼三皇子妃便一定是她了。
當然,後來她沒有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