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國拿着鐵掀在身前虛空劃了下,江建軍似有所感的點點頭。
“開幹!”
拉着建材的車停在地頭,江建國和雇的周遭的村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搭建大棚計劃。
“唉!這要是鋼材的話多帶勁,這種木頭兩三年估計夠嗆。”
江建國正埋頭用鐵絲固定兩塊四指寬的竹闆。
聽聞别人的話語,江建國笑了下。
“就這配置,這些年攢的錢都被我女兒揮霍空了。鋼材那不要了我的老命嘛!”
話音未落,就有人調侃似的開了腔。
“總之你們家還是有錢折騰。”
“聽大學生的,總沒錯!”
亂七八糟的話語裡,李文法的聲音小的隻有身邊人可以聽見。
“錢還是多得燒的慌,有這錢縣城買套房子住不舒服嗎?”
“聽你說的,這叫用腦子掙錢。”
“用腦子掙不掙錢我不知道,反正前期投入的本也大。”
李文法小聲嘀咕着,張冬梅對着他翻了個白眼。
“看看人家怎麼弄的,行情好的話我們明年也種一些。”
“我看别人拉屎你也屁股癢是不?”
聽到張冬梅随口的話,李文法臉色一沉。
張冬梅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隻覺得靠自己能力掙錢,一點也不丢臉。”
“哼!”
李文法和李老奶一脈相承。
固執己見。
對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優先是選擇語言貶低。
奈何張冬梅完全不理他。
她也想清楚了。
在這個世界活着,死了另一半不是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
女人總歸要自己掌握話語權。
不然一會看看這個的臉色,一會瞧瞧那個的嘴型。
人也窩囊,自己生的小孩也跟着窩囊。
李文法見張冬梅最近不怎麼鳥自己,便耷拉着個臉,自己做着手下的活。
“再雇個人吧!這樣下來,根本忙不過來。”
侯大姐農家樂裡人來來往往,侯菊蘭抽空對着端菜的江紅軍喊道。
上次因為忙農家樂,連個免費的厚本子都沒領到。
若領到了,文傑和瑤瑤不就多個筆記本不是嗎?
江紅軍現在沒空說話,隻是敷衍的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農家樂最忙的時候,就是飯點。
可過了飯點,也不閑着。
得洗碗洗鍋,打掃衛生。
還要摘菜備菜。
買菜備貨。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兩個人夠嗆。
隻能随機喊個村裡住在附近的嬸子。
可人家是幫忙的,一到飯點還要回自己的家給全家人做飯。
給人家錢人家也不要,隻能拿些吃食過去。
原本張冬梅幹了好幾天,一天100的工資。
可聽說人家紮大棚,一天120。
因為張冬梅明年也有紮大棚的想法,所以她今天便告了個假。
按這個趨勢,以後估計三天兩頭會請假。
前幾天原本三個人還有空坐一起唠唠嗑,可今天少了個人,差距立馬顯現了出來。
江紅軍的一雙老腿差點跑斷。
這一下午,他也在心裡盤算,得雇個人。
這樣起碼忙的時候人還能喘口氣。
況且雇的人還要穩定一點,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家裡最好沒有一大家子人要照顧。
中年婦女最好。
可合适的人,怎麼能這麼巧遇到呢?
“老闆,收一下桌子!”
“來了!”
來吃飯的人來來往往,江紅軍已沒了閑暇時間七想八想。
現在正值A市的高溫天氣,很多人開始帶着妻兒自駕遊。
有人路過李家村,抱着嘗鮮的态度把這當做一個歇腳的地方。
也有人純粹是靠朋友圈推薦才來這裡。
萬家莊的孫涵便是從朋友圈看到了有人在這吃飯後贊不絕口,才大老遠趕過來的。
孫涵自小文筆就好。
在大大小小的雜志上投了很多篇文章,也算小有名氣。
“現在作家也需要轉型。傳統的寫作已經不足以滿足現在的社會需求。你可以在寫文章的時候發一些旅遊随筆,字數不限。考慮一下哈~”
看着聊天界面編輯發過來的消息,孫涵沉思了半晌。
她自小單親,畢業後便和母親相依為命。
靠寫作收入維持生計。
偶爾也會帶着母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類似于生活随筆的文章,倒是鮮有發表。
正巧,朋友圈的高中同學發了個農家樂點評“質樸不乏美味,期待越來越好。”
看了看定位,二十公裡。
孫涵挑了挑眉。
走!老媽,去幹飯!
“駕着車行駛在彎彎曲曲的公路上,下一瞬不知闖到了哪裡。
烈日下靜谧的村莊行人寥寥,隻想去眼前開張的農家樂,去讨碗水喝。
老闆娘一個人在廚房滿頭大汗的忙活。聽聞我不禮貌的訴求,便随手指了指遠處桌上的果汁。
果汁很解渴,忙碌的老闆還抽空遞來兩杯酸梅湯。
想着誤打誤撞,來都來了,嘗嘗味道也是好的。
還未等出聲,老闆端來盤菜,說是前面太忙碌,做重了一份。
我來時不小心掃到了門口貼着的菜單,隻記得它一十貳元,隻不過它用盆裝。
我和母親兩個人,一盆菜,四個花卷,便已飽腹。
後來院裡人來人往,老闆分身乏術。
便想着收收碗筷也是好的。
不料老闆連連擺手。
我隻能放下飯錢與茶水錢,和母親悄悄離開。
那天太匆忙,附一張農家樂掩藏在霞光下的照片。”
臨睡前,孫涵将一篇小短文發給編輯。
不多時,編輯回複:OK。
這時,門被敲響。
“媽,怎麼啦?”
“你覺得服務員那個活你蘭姨做怎麼樣?”
孫涵撇了撇嘴。
“你不要瞎操心别人的事。”
“我就給你說,還沒給别人講呢!”
孫涵去農家樂,還沒進門便看到了招聘公告。
想必媽媽侯虞也看見了。
不過孫涵一向不喜歡太主動。
“媽,睡覺吧!我要創作了。”
侯虞聽聞,立馬關上了孫涵的書房門。
月亮明亮,挂在高空。
明日定陽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