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現江紅軍前面給端過去一大杯酸梅湯。
臨走了,她們又把錢壓在碗底下。
還壓了這麼多。
侯菊蘭也是憑良心吃飯的,這錢拿的也不舒服。
“呦!”
馬路上聽聞侯菊蘭說的話,江紅軍一拍腦門。
“你不說我還忘了,真忙昏頭了!”
菜卸在了腳邊,江紅軍擡頭,看見了路邊的李仁軍。
“仁軍哥,吃飯沒?”
“還沒,等文傑呢!”
“文傑來了嗎?”
“嗯,今天來。”
侯菊蘭出聲。
“家裡什麼都有。仁軍哥,把孩子帶來家裡吃。”
“那不,你們也忙得很着。”
“兩個人又吃不了多少。”
把菜提回家的江紅軍,出門拽住李仁軍。
這時,馬路對面停了一輛車。
“呦,這不趕巧了嗎?瑤瑤,來吃飯!”
看見來人,侯菊蘭眼神亮了亮。
她給江瑤一個眼神,江瑤瞬間領會。
“大伯母,叔!”
江瑤一下車,扯着李文傑,就去了侯大姐農家樂裡。
“來,摘菜!”
問清楚今晚的菜色,江瑤把蔥姜蒜拿過來,讓江醉星和李文傑摘。
她則去廚房打下手。
李文傑和江醉星兩人從善如流的接過。
搭大棚的人今天一口氣把江建軍和江建國家的大棚搭了個七七八八,明天隻收個尾就好。
估計來就天麻麻黑了。
顧紅在這裡訂了晚飯。
面和涼拌菜外加炒鹵肉。
等到人一到,侯菊蘭便起鍋燒油,炒肉!
“嫂子,來了!”
“文傑,什麼時候來的?”
不一會兒,寂靜的小院又陷入了熱鬧。
“他們在那吃,我們坐這吃!”
幾個幹活的主力坐了一桌,顧紅和侯菊蘭等人帶幾個小孩,坐一桌。
李文傑和瑤瑤一般大,顧紅無意間便多了個嘴。
“文傑,你畢業是要考研還是有工作了先回家轉轉?”
“嬸子,我爸墳塌了,我來修繕一下。”
“什麼時候塌的?”
“不清楚,前幾天放牛的人回來說的。”
李家村的風俗是年輕人去世不得入祖墳,故一般都在離村子很遠的地裡。
“行,那你以後有需要喊一聲。”
顧紅點了點頭,表示了然。
“如果那天人多的話就在嬸子家吃,不要錢。”
侯菊蘭也出聲說了句。
李文傑有些拘謹,眼神裡卻帶着幾分感謝。
“姐,你看這個照片像不像大伯母家?”
剛剛洗完碗的江醉星,拿着手機,遞到了江瑤手中。
江瑤正在拖地,聞言拿過來一看。
呦!這不是大伯母家的大門嗎?
看樣子是傍晚拍的。
“什麼?我也看看!”
侯菊蘭正在剝蒜,李文傑在旁邊剝大蔥。
由于明天還要去地裡,吃飯的人大多回去休息了。
江建軍和江建國夫妻還在别的屋謀劃。
“種冬季西紅柿的話,現在就可以種了。先把苗子種出來,再移。”
常年浸淫在地裡的江建軍,那天大會結束,專門問了一下專家種大棚西紅柿的流程。
專家詳細講了一遍,還留了聯系方式,讓他有什麼不懂的就問。
臨走前,專家還送他一本書。
江建軍沒事就戴着老花鏡翻翻。
“行!”
“今天李仁軍說找陰陽定日子,到時候把文傑爸的墳拾掇一下。到時候我們把時間空出來。”
江紅軍插了一句。
“好的,知道了。”
死者入土為安,現在墳塌了,是一件重要的事。
況且李文傑家人丁單薄,除了李仁軍就是文傑了,村裡幫襯都是應該的。
屋内兩三句商量妥帖。
另一個房間卻笑開了花。
“文傑,明天有事嗎?沒事留在我大伯母家幫忙。”
李文傑看了看侯嬸子家的情形,也懂了人家是在開農家樂。
正好明天大伯讓他歇歇,後天和大伯一塊去前面的村子裡找陰陽看日子。
“好啊,我明天沒事。”
“好呢,明天我一些朋友來吃飯。大概八九個。”
“好的。”
大伯母點了點頭。
反正開了農家樂,便不愁做飯。
“什麼朋友?”
顧紅倒是多餘問了嘴。
“就是給西紅柿種子的朋友。”
江瑤滿不在乎的回答。
正在嗑瓜子的李文傑一愣。
“你真的要種地啊!”
“是啊,這幾天搭大棚呢!”
看着李文傑的黑人問号臉,一大桌子人都笑了。
“給你看看,我找人設計的大棚尺寸圖。”
翻出手機裡的圖片,李文傑有些驚訝。
“牛啊!”
江瑤和他一塊長大,腦海裡總是有很多想法。
沒想到長大了,她還是一如既往。
“那可不。”
江瑤自信的挑了挑眉。
等到來人都回家,侯菊蘭給門上落了鎖。
“這個農家樂得擴展一下了。”
侯菊蘭家在馬路邊。
門是一個鐵欄杆焊接起來的單扇門。
推開單扇門,走一條七八米長的水泥路,就是一個雙扇大木門。
推開木門,映入眼簾的是三面房間。
堂屋改造成了兩半。一半做包廂,一半當做睡覺的房間。
另一面的小房子改造成了個包廂,靠近大門的房子是廚房與儲物室。
雖然院裡也擺了幾桌,可遇到下雨天或者大太陽的天氣,便閑置着。
況且院子不大,綠化也不多。
白天陽光一照,簡直熱得受不了。
“我也有這個想法,可總歸得有地方。你讓我盤算盤算。”
江紅軍點燃一支煙,沉吟半響。
“時間不早了,睡吧!”
倒了泡腳水,侯菊蘭上了炕。
“給我捶捶背,我這幾天累得渾身酸疼。”
“我腿也疼。”
相伴多年的夫妻,在臨睡前,互相說了些體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