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江瑤的種田生活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己的失敗固然可怕,可鄰居的成功更讓人難受。

這是近日,李家村衆多村民的想法。

“讓我也瞅一瞅這是什麼個事?”

會計李宏彥一大早就去了他弟弟李宏平的地頭。

走在熟悉的田間路上,李宏彥心情開闊。

就連這鼻間的空氣,都好聞了起來。

他眉梢帶笑,衣服口袋裡裝個保溫杯。

兩步跨上田埂,遠看白白的一條線現在近在眼前。

“好家夥,搭這個架子費了不少勁吧?”

大棚外熟悉的聲音響起,大棚裡面正在松土的李宏平聽到聲音出聲。

“大哥,進來!”

“唉,你家大棚的門在哪?”

明明聽見聲音,卻看不到人。

李宏平放下手裡的東西,出門。

“在這,在這!”

“你看我像瞎了一樣!”

看見近日紅光滿面的二弟,李宏彥笑着出聲。

近日秋意漸濃,連帶着入目的場景都有了蕭瑟的感覺。

可這個大棚裡,卻暖意融融。

“這設備,怪不得你們可以賺錢!”

入目是一些自己看不懂的,泛着黑色金屬光澤的機械設備,有序的堆在大棚一邊。

大棚另一邊,鋪着一張單人床。

擡眼向前望,一列列排列整齊的田壟延伸到另一端。

每條田壟中間,貌似一個水管卡在上面。

水管兩旁,固定着斜搭的三角木架。

“啧啧,除了設備,這投的錢也多吧!”

“是的,就這,本還沒出全呢!”

聽聞二弟的話,李宏彥了然的點了點頭。

“和你們一起種西紅柿?可我一個老奶奶,我跟不上啊!”

張蘭珍将一杯白開水放在桌上,聽明白村長李國富話裡的内容,有些推辭。

首先,她年紀屬實大了。

其次,他們種的西紅柿投的本太多了,她窮光蛋一個,沒有錢。

“不要你種,我的意思是把你的地租給我,我拿你的地種西紅柿。

租了你的地,我得給你租金吧!

然後一年四季肯定有需要你的地方,你再來幫忙,我再給你工錢!

是這麼一回事!”

“奧,我明白了。”

張蘭珍迷茫的眼神聽聞村長的解釋,有了些些許的清澈。

但一想到自己的地,人家種西紅柿賣那麼好的價格,心裡又有些不得勁。

李國富看出了張蘭珍面上的不情願。

“蘭珍嬸子,提前說好。

地的租金的話,按照西紅柿的價格來。”

聽聞這句話的張蘭珍,眼神微亮。

趕忙忙不疊的答應。

笑意爬上了眼角,好像已經看見了自己地裡西紅柿豐收的場景。

“什麼?你要帶着李家村的人共同富裕?”

顧紅一聽,驚訝出聲。

江建國自前幾天起便眉頭緊皺,顧紅不解其意。

這人怎麼賺上錢了還不高興。

現在想想,這可不眉頭緊皺嘛!

江紅軍聞言,手裡摩挲着打火機。

他看了一圈江家人。

“瑤瑤,你怎麼是這個想法?”

“大伯,我自畢業回家第一天起就是這個想法。現在隻不過時機到了,就說了出來。”

“嗷嗷。”

江紅軍了然點點頭,原是計劃好的。

江建軍搓了搓手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瑤瑤,雖然我支持你種地,但我不支持你帶他們種地。”

見小侄女疑惑的目光看過來,江建軍的目光裡帶上了一抹擔憂。

他語重心長的開口。

“我們莊稼人,就是靠天吃飯的。

老天不下雨、老天下雨下多了;老天不出太陽、老天太陽太曬了。

種地的人都有話說。

你要雨來我要太陽,沒個定數。

百家人有百家言。

況且你小小年紀,像個黃口小兒,人家也不聽你的。

到時候你說了不聽,人家做錯了還怪你身上,别幹吃力不讨好的活啊!”

“你是讀書人,自然也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

李燕接受到了顧紅的目光,也說了句勸慰的話出來。

江瑤看了眼自家的叔伯嬸嬸,抿了抿唇。

她有些不甘心。

“我就想着帶動大家一起賺錢。”

“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有個好心,但不能這樣弄。”

江建國拿出一個本子。

“我這幾天稍微想了想,也和李國富商量了下,準備成立一個合作社。

合作社裡,一些人出錢貸款買設備;

一些人出人照顧西紅柿苗;

一些人出車,把貨往菜庫運輸。

這樣的話,風險大家攤,也怪不到一個人的頭上。

當然,村裡有人要種又不想加入合作社的,我們也可以帶着他們一起種!”

桌上衆人聽到這裡,紛紛思索了下。

這時,顧紅拍了江建國一巴掌。

“這麼大的事不給我說,吓死個人。”

江建國笑了下,将顧紅的手攥進了手心。

“喂喂!喂喂!注意了,注意了!

今晚村裡開個會,家裡閑的人都來,閑的人都來。

五點開始啊,五點開始。

再說一遍,再說一遍……”

村裡八二年的那台喇叭又開始工作了,聽到喇叭裡傳來的聲音,衆人議論紛紛。

這裡的議論,侯菊蘭卻不當回事。

閑下來的她,将隔壁院子裡的桌子擦了一遍。

鋪上桌布。

又将院裡院外和王蘭打掃幹淨,随即,給門上落了鎖。

“等到12月初,天氣冷下來,這裡就不開了。明年三月份再開張。”

侯菊蘭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笑着出聲。

王蘭了然的點點頭。

以前農家樂人來人往,是因為李家村一帶氣溫涼爽,适合避暑。

現在秋季,很多人嫌冷不來。

平常的一些稀稀疏疏客人,侯菊蘭家的兩三桌也夠了。

是以,她們趁着今日無事,把隔壁收拾一下。

剛剛收拾完,正想着緩口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