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馬機械廠。
“所以我們下一季的新品,主打的功能是:帶有可移動電池的智能溫控系統,電池續航高達72小時。
屆時,農戶并不會因為斷電而發愁……”
項目負責人王貴的話音還未說完,便被人打斷。
“你說這個有什麼用?
我們以前的設備一台都沒賣出去,沒回本更新那麼快幹什麼?
要我說啊……”
張濤滔滔不絕,王貴看了眼經理。
經理的心思顯然不在這場會議上面。
“既然沒有别的問題的話,那今天的會就先開到這裡。”
張濤講完,下面掌聲雷動。
經理張斌看了眼衆人,刻意忽略王貴期盼的眼神。
他看了看手表,開口,打算結束會議。
王貴不甘心,看了看手裡的計劃書。
他咬咬牙,将下鄉統計的數據彙報了上去。
“等等,給我一分鐘。”
王貴打算長話短說。
“上次我們部門去一個鄉下農家樂團建。
據那的老闆說,她們村就有人用大棚智能溫控系統與采摘機器人。
既然這個先機已被人搶先了,那我們隻能想的更遠一步。
況且,據我了解,輝宏機械廠生産的溫控設備,沒有配備蓄電電池。
這就是我們這次更新的突破點!”
王貴說完,會議室鴉雀無聲。
他擡眼,經理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小王組長的想法非常好,那我下來和總部溝通一下。
說到這裡,别人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的話,這個會先開到這?”
經理嘴角含笑,雖是疑問,語氣卻帶了些許不耐煩。
人群四散。
“加油,未來的王經理,看好你奧!”
張濤臨走前,撂下句陰陽怪氣的話。
王貴開車回家的路上,才恍然明白。
七八月份,經理給總部上交了市場調研報告,還聯系了農業局做推廣。
結果都不太樂觀。
後來聽說總部改變了發展策略。
假如他的提議采用的話,那不是否定經理前幾個月上交的報告和做的彙報嗎?
王貴歎了口氣。
他的職業生涯,這次算是到頭了。
李家村。
村委會。
“是呢!我們打算再購買十台設備,不知你那個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還有嗎?
嗷嗷,那也可以。
行!行!
明天怎麼樣?
欸,好。好。”
村長臉上挂着和顔悅色的神情,衆人屏息等待着結果。
“怎麼說?”
挂了電話,對上大家期盼的眼神,李國富有些想笑。
“買一送一的活動沒了。”
“啊~”
李文昊的失落顯在了臉上。
他有些無語,沒活動村長咋笑那麼開心。
想法還沒落地,就聽見村長買的關子。
“不過……”
“不過什麼?”
李彥宏有些等不及了,連忙問。
“不過他說可以幫我們免費搭建5個大棚。”
“這樣啊!”
李彥宏想了想。
這種福利有總比沒有好。
“既然買一送一的活動沒有了,那麼現在,就想想設備分配的問題。”
李國富正色,開口。
江建軍點了支煙。
“我家、我三弟家打算下一茬種白菜,所以我們的四台,接下來不種西紅柿。”
“我的兩台要種别的,也不參與。”
李國富随後說。
李彥平看了一圈,恍然道。
“合着就我的設備下一茬還種西紅柿呗!”
衆人大笑。
可不是嘛!
由于李文博李文昊兄弟們沒有經驗。
故保險起見,他們今年先在合作社裡打工。
這裡的李彥平有了大棚工作經驗,所以還是自己家單獨種。
綜上,江建軍及江建國家要西紅柿輪作。
李國富打算種些草莓吃吃。
故,李家村的大棚摸索種植模式,正式開啟。
“上次土地檢測結果,我們的土壤環境在6~7左右,偏中性。
土壤中元素指标範圍在這裡。”
江瑤将檢測表遞給大伯。
大伯江建軍拿着那張薄薄的紙看了又看。
“現在的高科技很厲害啊!适合種什麼都寫出來了!”
江建軍眼裡有淚花閃過。
“除了老人家口口相傳下來的。
我們知道種什麼,還是一年春天播種的時候,撒一些種子進去。
如果發芽了就知道适合種,不發芽就是不适合種。
就拿一年一年的時光試着呢!”
許是想起往日吃不飽飯的時候。
江建軍有些感歎。
江瑤也有些唏噓。
這次種植大棚西紅柿,她也是有次回家路上的突發奇想。
但後面的輪作大白菜,是她上網查的。
況且這一帶過年。
豬肉白菜炖粉條,幾乎是每家餐桌上必備的一道家常菜。
而且,因為過年,每家每戶基本上一年存下來的錢就都花的所剩無幾。
青黃不接的時候,腌菜,便提了身價。
腌鹹菜、泡菜,成了農民餐桌上的常客。
那麼本地便宜的大白菜,豈不是很有市場?
總之,前途光明燦爛。
江瑤對此充滿期待。
回到家的江瑤,還沒坐穩。
“瑤瑤,在家沒?”
門外馬文花的聲音傳來,江瑤聞聲出門。
“馬奶奶,我在呢!進來吧。”
這幾日,氣溫下降。
地裡有村裡的叔伯看着幫忙裝車。
江瑤便留在家裡,偶爾出去串串門。
“我來也沒别的事,就是給你打了件毛衣,你看看怎麼樣?”
随着馬老奶的手展開,江瑤一瞬間有些感動。
沉甸甸毛衣,選的顔色是亮眼的橘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