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剛剛卸完一車磚頭,脫下粗布手套,将手套捏手裡,熟練的打了打後背沾染上的土。
“奧,招娣姐,我家也有新建房子的打算。你建好之後若沒有人預約我就先預約了。”
聞言,李招娣有些不相信的眼神看了眼江瑤。
雖然江瑤是李家村的本科生,可她并不覺得江瑤能在蓋房子的事上說上話。
“建國叔咋說啊?”
李招娣打算聽聽江瑤的口風。
“我爸說他出錢,随我折騰。”
見江瑤一口的笃定,李招娣微微笑了下。
“好呢,我家房子蓋完就給你家蓋。”
李招娣有些哄小孩的語氣,卻忽略了江瑤亮晶晶的眼神。
倒是在一旁的殷寒潮,看得出江瑤是真的有這個打算。
正在錯身的時候,江瑤瞥見李招娣家幫忙的人裡,有個人格外顯眼。
想必就是以前招娣姐的追求對象,沒想到這次他也來了。
“在看什麼?”
感受到身邊人的異樣,殷寒潮出聲詢問。
江瑤搖了搖頭。
“沒什麼。”
“師兄,以後我們離得近了,有什麼好的東西,一起分享啊?”
臨别時,江瑤笑意吟吟的道别,殷寒潮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
隻是上翹的嘴角昭示了他雀躍的内心。u
“小闵啊,快洗洗準備吃飯。”
呂如岚拿出筷子,熱情的邀請闵正浩吃飯。
“你父母們都還好吧?”
“阿姨,我爸爸媽媽一切都好。”
闵正浩接過筷子,看了眼李招娣。
不料李招娣也正看着他。
視線對上的那一刻,闵正浩好像被李招娣那雙好看的眸子吸了進去,一時有些移不開眼。
直到李招娣臉上閃過一絲慌亂,低頭專注于自己碗裡的飯;闵正浩才回過神來,他也慌忙移走自己的視線。
殷寒潮近日接到通知,要對村容村貌進行修整。
前幾日如火如荼種植的樹林旁就是一條寬闊的馬路。
馬路的另一旁是成片的土地。
土地靠近村頭的位置,是個廢舊工廠。
工廠是幾年前挖山工人休息的宿舍。
後來,國家開始保護自然資源,工廠也一夕之間,人去樓空。
殷寒潮想着,幹都幹了,也不多工廠這一個。
所以,将候家莊馬路兩側的道路修整之後,間錯種上行道樹和不知名的野花,連帶着把那廢棄的工廠也一口氣給拆了。
當然,就連破舊的小學也沒落下。
小學是十幾年前修建的,搭建的基本單位是人工夯實的土塊,不是紅磚。
殷寒潮的大刀闊斧,李國富倒是有所耳聞。
不過他現在沒空管那些。
李家村第一屆農産品大集就要開幕了。
李國富還在一遍一遍檢查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這次的農産品大集,不隻是李家村大棚農産品展覽;更多的,是李家村學習成果驗收展覽。
上面開展的小吃培訓班、家常菜培訓班、飲品培訓班這次都要展示出來;連帶着還收編了一些“野戰軍”,什麼年輕人喜歡的美甲、彩繪以及石膏娃娃等。
為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李國富還斥巨資收購了縣城超市門口的兩個娃娃機。通上電之後,連夢裡都是“爸爸的爸爸叫什麼……”
“我宣布,第一屆李家村大集,正式開始!”
鞭炮齊鳴,禮樂不斷。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李家村集全村之力,舉辦的大集正式開幕。
起因是大棚裡的蔬菜,有少一部分是殘次品。
給菜販子提供的蔬菜有優劣之分,可人吃的蔬菜沒有大小之分。
整日地裡刨食的農民,辛辛苦苦孕育出來的果實,丢了也可惜,不丢也處理不完。
家裡有車勞動力多的,還會分一個人,每天去各個地方趕集。
希望這些蔬果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隻要賣出去就賺錢了。
可是去趕集的人多了,也不利于李家村的生産。
李國富就想,能不能在自己村裡辦一個固定大集。
于是,他将村口修建出來。
為了長遠發展,李國富還聽從江瑤的建議,在大集上預留了美甲、奶茶、燒烤、螺蛳粉、臭豆腐等攤位。
又鼓勵村裡村外有能力的人試營業。這不,去年冬天去培訓的人就派上了用場。
今日是大集正式開始的第一天,也是試營業的第三天。
村裡隻收每個商戶攤位費10元,其它的,盈虧自付。
不料,反響還不錯。
要賺錢就賺有錢人的錢,村裡的農民都将錢看得很貴重。
李國富也是李家村的人,他也有這個預期。
所以,村容村貌他沒放過;食品安全他沒放過;就連蔬菜種植戶能不能打農藥,他也沒放過。
這幾日,總提起這頭,丢下那頭,時間總是不夠用。
若不是村裡人的協助,李國富估計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看到李家村越來越好,李國富的心裡也說不出的開心。
人也越來越有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