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江瑤的種田生活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伯,你要種麥子?”

江瑤停下手裡的筆,不确定問了聲。

“唉,是的。”

江建軍露出個腼腆的笑。

“瑤瑤,你也知道,我們以前種麥子就是在一畝地裡露天種,收成多少全靠老天爺。

可是每年秋收的時候,總會下雨;一場狂風一場雨,小麥全倒了。一年到頭這不白幹嗎?

所以,我問問你知不知道關于麥子,另一種高效的種植方式。”

江瑤聽到這裡,微微皺了皺眉。

見到瑤瑤有些困惑江建軍也有些不好意思。聽江建國說瑤瑤最近在準備考試,理應不打擾的。

可眼下大棚西紅柿眼見一茬結束了,江建軍就想着趁這個機會問問。

“二伯,我先找找網上的資料,回頭給你說。”

“唉,好呢好呢。”

見瑤瑤答應了下來,江建軍連連應和。

江建軍的身影消失在眼眶,江瑤便打開電腦,搜索文獻。

江瑤小時候,家裡也種麥子。

她對種麥子的流程很是熟悉。

先是把犁刀挂在家裡養的老黃牛,或者馬、驢子、騾子身上,把土地翻松軟;然後用一種農具—耧車,繼續挂在家畜身上,在耧車鬥倉裡放上麥種,吆喝着家畜往前走,這時耧車會把種子均勻的撒在劃出的溝槽裡;最後,人站在木耙上,牲畜在前拉着,将麥種覆蓋住,就算播種完全。

人可以把控種子和肥料,可後續的降雨量以及溫濕度,就全交給了天意。

網上大多數資料都是如何種植貓草的視頻,既然如此的話,江瑤想到了個方法。

關于麥種的處理,二伯他們得心應手,江瑤不做指導。

唯一卡脖子的,便是降雨量和溫濕度。

如果前面提到的兩個影響因素都可以控制,那麼種麥子不就是有手就行的事嗎?

“二伯,麥子又賣不了錢,你種它做什麼?”

去江建軍家的江瑤,有些不解。

“寡娃娃,村裡種西紅柿、種娃娃菜的人多的很,可種麥子的,卻沒有幾個。如果突然有災荒了,蔬菜水果可填不飽肚子啊。”

見江瑤專注看着自己,江建軍又想了想。

“我是從餓肚子那個年代過來的,家裡不種麥子,總感覺心裡有個地方空落落的。”

“嗷嗷。”

江瑤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她當初回家的初心,是想讓身邊人過的好一點。

這個初心說白了,最基本的,就是多掙錢。

能掙錢的來源,便是種植一些經濟作物。

可江瑤沒有意識到,土生土長的農民,對于土地及糧食的眷戀,那是一種流淌在血液裡的眷戀。

肚裡有糧,心裡不慌。

江瑤這邊還在積極尋找大棚種植麥子的資料。

李國富那邊又開始忙的腳不沾地。

李家村的大棚西紅柿、大棚草莓、大棚黃瓜以及大棚娃娃菜等,都是村裡絕大部分人的首要工作。

全村人指着這些賺錢,可眼下最大的缺點,便是這個大棚,還不夠大。

當初建的時候,為了少點風險,都是依地而建。

一畝半畝的,很符合小農經濟的特點。

如今再要發展壯大,就有些困難。

畢竟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多耽擱一天,村裡人的錢包就多癟一天。

可若不改善,後面便不好繼續發展了。

這個是個長遠的話題;眼下,當初瑤瑤牽線,把一些地租給了某個農業學校。

如今,這個學校計劃打算每個月派一批學生來地裡實踐。

李國富不理解,種幾個百合,有什麼可實踐的。

百合不就是三年收一次嘛?

李家村周邊的村民都是把百合種撂地裡就不管了。

學校平時雇人鋤鋤草、澆澆水不就得了,還值當跑這一趟?

可一想到目前很多地裡的水渠都是人工開鑿的,種百合的那一片地,水渠都荒廢了。

況且有水渠的,還沒用水泥脫的模子加固;那麼這個水渠,在暴雨的沖刷下,沒有任何抵抗力。

往年好像就昏昏沉沉一步一步過來了。

如今細細一想,村裡的很多設施設備都不是很完善。

簡直就是一團亂麻。

上面的領導說得好啊,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李國富深以為然。

前幾日,他去縣城參加會議,會議對于每個村子存在的問題都提出了批評。

李家村的問題少,可卻不是沒有。

李國富回到家,仔細想了想。

村裡近一年的經濟狀況是得到了改善,可卻沒有想好該怎麼持續發展。

李國富愁啊。

但是,眼下得尋一個地方。

尋一個能住的下,從遠處遠道而來的那群學生的一個地方。

李國富想來想去,還是建一個單獨的房子比較靠譜。

那群學生,正是最美好的年紀。

保不齊被一些壞人盯上。

前段時間,小學一個老師就被村裡一個人欺負了。

雖然沒有得逞,不過想想還是膈應。

李國富也不能理解,有些男的真真看起來人模人樣的。

這踏馬他簡直是下半身代替大腦,作為一名男性,李國富都為他感到羞恥。

所以,全村安裝高清監控這件事也在李國富的計劃裡面。

真真是不能計劃,一計劃一件事挨着一件事的。

正想着呢,門被人從外面推開。

“國富叔,在嗎?”

聽到久違的聲音,李國富一拍腦門。

哎呦,又忘了一件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