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領着一衆青水村的鄉親走進了青磚茶樓。
來者氣勢洶洶,有的手裡還提着半月前從謝知意這兒買來的,見了底兒的青磚茶油,喊着退錢。
謝知意僅看向一側埋低了頭的陳伯。
她給足了耐心,任憑鄉親們聚衆滋事,也沒等到陳伯的解釋。
耐心終是有限的。
“好啊,我都退。”謝知意一口答應下來,轉而讓惠娘給鄉親們一一退錢。
謝知意将買山茶油的錢全數退給鄉親們,在這全程陳伯沒開過一次口,待他們心滿意足準備走人時,陳伯仍站在原地。
這時,青磚茶樓内忽然湧入了一大批客人,進門第一句話就是問謝知意有沒有茶油賣。
剛退了錢的鄉親們好心勸說他們不要買,沒想到來者紛紛說城頭那告示都貼了出來,說是妙手堂的邢大夫因為惡意誣陷青磚茶樓,被葉公子告到了府衙,已然伏法認罪。
青水村的鄉親們手裡拿着剛退到手的十文錢,皆傻了眼。
陳伯似是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在鄉親們的質問下,他才開口向鄉親和謝知意道歉,并說明是因為欠了妙手堂的醫藥費,不得已聽信了邢大夫的話,才誣陷的謝知意。
而後陳伯又主動告知謝知意,邢大夫正是因為看重了青磚茶油的功效,想要竊取青磚茶油的制作方法,再壟斷私自售賣。
“總之是我對不住謝掌櫃,對不住大家!”陳伯深深向大家夥鞠了一躬,又明确表明他的腿是用了謝知意的青磚茶油才得以康複。
因此剛喊着要退錢的鄉親們,各個懊悔不已,卻也沒臉再找謝知意買這茶油,全然将怨氣撒在了陳伯的身上。
正當這時,系統發布了任務:[叮——新任務已觸發:建設青磚茶山茶油工廠,可獲得照相機一台。]
謝知意一聽這系統獎勵,眼裡是難掩的興奮。
能在古代擁有一台先進的照相機設備,簡直對她的茶樓生意如虎添翼!到時候她在菜單上貼上照片,還愁沒有客流量嗎?
一旦建設起青磚茶山茶油工廠,就意味着山茶油的産量逐步提升,可她在茶樓裡賣一個保健作用的山茶油總有點不對味。
妙手堂一事倒是給了她啟發,山茶油或許更适合出現在醫館裡為百姓謀福利。
謝知意頓時下了決心要與城中的醫館合作,面對眼前一衆要購買青磚茶油的客人,她皆委婉拒絕,并說明在茶樓裡,山茶油隻作為伴手禮贈送。
“可咱們漁民哪有這閑心喝茶啊……謝掌櫃你就行行好,當初不是說好三十文錢賣給我們的嗎?”
反了悔的青水村村民們,紛紛圍住了她,勸她再将茶油賣給他們。
“鄉親們莫要着急,我并非是不做大家的生意。”謝知意耐着性子解釋,“隻是山茶油的功效更适合作為保健,待我尋到合适了醫館合作,到時大家可自行去醫館購買。”
衆人一聽謝知意要跟醫館合作,皆面露窘色,大抵是又怕這青磚茶油的價格再漲了上去。
謝知意一看明白大家的表情是在擔心價格上漲,立即解釋:“你們放心,既然說好了一斤青磚茶油賣三十文錢,我斷然不會讓這茶油漲價的!”
有了謝知意的保證,鄉親們才肯散去。
事後陳伯又連連道了歉,謝知意自要表示諒解,但有了這次教訓,往後她也不敢輕易救人。
為了在青磚茶油工廠建設起來後,能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謝知意趁着正午茶樓生意閑暇時,去了城中心的十字街。
這裡是都城的中心,成“十”字的街道,是通向各處繁華的必經之路,因而每隔四五個鋪子,就能見到一家醫館,方便就醫。
她聽惠娘說,城中最知名的醫館名叫濟世堂,據說坐鎮的大夫是前朝的禦醫,因年紀大了退居幕後,帶了幾個徒弟開了這家醫館。
濟世堂的招牌格外顯眼,謝知意一到十字街,遠遠就瞧見那富貴堂皇的招牌挂在正中。
與其他醫館相比,濟世堂前有百餘人堵在門口,謝知音走近了瞧,才發現十餘名病人身旁還有兩三名親屬作陪,醫館的小厮堵在門前,扯着嗓子叫号。
謝知意剛走上前,就被對方攔了下來,并扯了張号碼塞進她的手中:“擱後面排隊去!”
“不是,我是來找彭大夫談生意的……”
謝知意話未說完,對方語氣不耐煩地打斷了她:“那也擱後面排隊去!”
沒法,謝知意隻好擱在隊伍後頭老老實實地等上了兩個時辰,好不容易叫到她的号碼牌時,謝知意進門就表明了來意。
看診的大夫大抵是聽過關于她的消息,并沒有特地請來彭大夫:“此事不必叨擾師父,你直接同我商議即可。”
謝知意将青磚茶山茶油遞給了面前的大夫,對方認真地嗅了嗅,又倒了些許在掌心揉搓,而後将山茶油遞給了幾位師兄弟,經幾人鑒定後,他颔首收下。
可當謝知意說明銷售價格必須每斤三十文錢時,對方嚴肅拒絕。
“謝掌櫃,我知道你有心造福百姓,也承認你的青磚茶山茶油對跌打損傷,及蚊蟲叮咬有一定的效果,作為日常保健自然是極好的。”
“但你這定價壞了行規,你看我的出診費就要五十文錢,若百姓為貪圖這小利,大病小病都用山茶油解決,耽誤了病情,誰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