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詳細說了王氏一天的行程,她又去找了蔡松,跟他在客棧裡厮混了一個多時辰後,兩人從客棧出來,去了東城門附近蔡家的一處老宅,之後蔡松就讓人去找石匠定做了一個磨豆子的石磨,其他做豆福所需的東西也帶着王氏去買了。
看了信,李秀琴的眼中閃過一抹狠厲。
好一個王氏,你這不單是對不起我兒,還妄圖搶走我們李家賺錢的買賣!
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四天後的淩晨,李秀琴剛起來,盧氏就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娘,不好啦,三弟妹不見了。”
“哦,知道了。”
李秀琴語氣淡淡的。
“娘,三弟妹昨晚上還在家,怎麼睡了一覺就不見了,咱們要不要出去找找啊?萬一……”
盧氏對婆婆這個反應很納悶,三弟不在家,三弟妹走失,婆婆不該焦急上火嗎?
可看婆婆這表現,就好像三弟妹的走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
“先去做豆福。”
李秀琴也洗漱完畢,率先就往後院走去。
哦。
盧氏糊裡糊塗地應了一聲,但想想又覺得不放心,“娘,三弟妹……”
“她不在,你就做不了豆福了?之前她三五天的不在家,你不一樣做豆福?少啰嗦,快忙去……”
李秀琴火了。
盧氏吓得一哆嗦,正好杜氏也起來了,拉了她就去磨豆子了。
李秀琴仰頭看看黑漆漆的夜空,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時辰,她喃喃自語,三兒啊,娘會陪着你熬過這段時辰的,你使使勁兒,咬咬牙就過去了。
這天點兌豆福漿水的時候,李秀琴留下了盧氏。
一字一句地教盧氏怎麼點兌豆福漿水,特别囑咐了石膏水的用量一定得按照比例來,切不可多了。
盧氏雖然納悶,也知道婆婆這是對她好,她之前因為叨叨王氏走失惹了婆婆不痛快,所以這會兒也不敢多問多說,就一門心思地跟着學,她笨是笨點,但好在心思正,更用心,李秀琴一番言傳身教,她就掌握了要領,剩下的隻需要多做幾次,手頭上也就能麻利了。
“以後這做豆福的事兒就全部交給你了,你好好做,荒廢了這手藝我可不依你!”
李秀琴故作嚴厲地訓了盧氏幾句,就匆匆出門了。
她去了李家,找李永泰,從他那裡借了十幾個壯漢。
一行人借着天亮前的這點暗色,急急地趕去了鎮上。
――
蔡家老宅。
王氏果然照葫蘆畫瓢把豆福做出來了。
雖然她做出來的豆福有點軟趴趴的,而且,口味不太好,但大概的套路她是會了,想必多加練習幾次,也就能做得跟李老太婆一樣好了。
蔡松看着那一箱子豆福,跟眼前堆着白花花的銀子似的,他十分捧場地吃了一大碗豆福,抱着王氏就心肝寶貝地叫起來,王氏也欲拒還迎地撩扯他,不大會兒兩人就在豆福房裡滾做一團了。
一番激烈運動過後,兩人都十分受用。
蔡松喘着粗氣從王氏身上滾到一旁,剛想說點甜言蜜語哄王氏,卻覺得心口疼起來,疼得他面色蒼白,額頭上汗珠子滾滾而下,身體也蜷縮到一起,不自禁地喊起來,我胸口悶,悶得透不過氣來了……快,快請郎中……
這兩人為了不讓旁人知道他們是在做豆福,把老宅的下人都打發出去了,如今這大院子裡就隻有他們兩人。
王氏聽他聲音不對,轉頭一看,吓了個魂飛魄散,“蔡……蔡郎,你怎麼了啊?”
“我……我胸口悶,快……快叫人……”
蔡松的意識開始渙散,視線模糊,嘴裡喃喃着,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
王氏哪兒敢耽擱,三下兩下把外衣套上,撒腳如飛就奔門口。
院門是從裡頭插上的。
她用力拽開門栓,再去拉門,卻驚疑地發現,院門拉不動。
這怎麼回事?
她以為自己力氣不夠,又深呼吸後,鉚足了勁兒用力去拉院門,但院門還是紋絲不動,像是有人在外頭死死地拽着院門,跟她較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