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眼睛一瞪,沖着幾個娃兒發飙,什麼屁話?老娘若真是下凡的仙女,早晚得被王母娘娘召回去,咋,你們小人乍富,覺得日子過好了,想過河拆橋,把老娘給打發了?
“啊?娘,我們沒有啊,我們現在和将來都離不開您啊……”
李文慶吓得都要跪下了,他是李家最懶散的一個,若不是仗着老娘能幹,兄弟們包容,他哪兒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所以對于老娘,他是懷着崇敬神靈般的心境來對待的。
李文昌也說,娘,您一路帶着我們奔好日子,您受的苦,遭的罪,我們都看在眼底,哪兒敢忤逆您,趕您走啊?
“就是,就是,娘,您别生氣……”
老二媳婦是個會來事兒的,她也懷孕了,知道李秀琴最盼着李家開枝散葉,所以見自家男人在老娘那裡被訓,忙捧着肚子挪蹭過來,拉着李秀琴的手搖晃,“娘,您瞧瞧,您的二孫子在喊奶奶呢!”
李秀琴沒忍住,撲哧笑出了聲兒,戳戳杜氏的額頭,“淨說渾話,他還是個小不點呢,哪兒就能喊奶奶了?”
雖說是嗔怪,不過這一笑,也就緩和了氣氛。
幾個娃兒都暗暗松了一口氣,娘不生氣了。
“好啦,都出去忙吧,明日咱們恢複日常,繼續做豆福,迎客來酒樓那邊可早就來話了,明日一早就來拿豆福!”
李秀琴說道。
幾個娃兒都應聲出去忙了。
李兆坤老臉上都是寬慰的笑,指指李秀琴,“你啊,就能吓唬幾個娃兒!”
李秀琴也笑,“幾個破小子,不使點手段鎮住他們,那還得了?”
當天晚上,李秀琴是寫了一封信。
不過,信是寫給迎客來老闆李永泰的。
十天之後,京都各大酒樓裡的說書藝人們,都在講述同一個故事,這故事裡,當今皇上被贊成是開天辟地以來,最英明神武的皇帝,皇上體恤百姓,為受災百姓吃素整整三個月,甚至一年之内,為了天下蒼生沒有做一件新衣裳,在皇上的帶領下,皇宮裡的皇後妃子們也都勤儉度日,過得比一般市井裡的富戶都簡樸,皇上對臣民的關心,還體現在對文武百官家屬的照顧上,但凡哪家大臣家裡有人生病了,皇上都要着人上門去送診金,有嚴重的甚至還派禦醫去給診治!
在皇上關懷子民的影響下,全天下的當官的都對轄區的百姓關懷有加。
駐守邊疆的将士們更是士氣大振,在對戰外敵的數次戰役裡,都守住了疆土,那來犯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皇上得知勝利的消息後,為将士們送上了慶功酒,還對将士們在京都的家眷送了各種獎賞!
如今,國泰民安,那都是仰仗如此的聖君明主,這樣好的皇帝,百姓們怎麼能不愛?
這樣歌頌皇家與皇帝的故事,很快就在全國各地廣泛傳揚,一時間,天下百姓們心中的皇上的形象,變得更偉大,更無人能比拟!
當然,很快,偏遠如東馬縣這樣的小地方也有說書藝人說唱皇上的故事,李兆坤颠颠地跑來李家,笑得老臉上褶子都開了,他說,琴丫頭,你此舉高啊!
李秀琴此時正拿了信在看,信是邊疆的趙世凱來的。
信上對她編了贊美皇上的故事,讓天下說書人說唱一事,贊不絕口。
趙世凱誠心誠意在信裡道一句,得娘子如此,趙某人心服口服,打定主意,以後唯娘子馬首是瞻,娘子說啥就是啥!
這大實話的表白,讓李秀琴老臉一紅,讷讷地跟李兆坤說,“二叔,你覺得趙世凱是不是有點虎了吧唧的?”
李兆坤笑得直不起腰,他說,“好閨女,我倒是覺得哪個男人到了你跟前,那也得被你給調、教得服服帖帖,老老實實!你啊,就是李家最了不得的姑奶奶!哈哈!等我死後見了你爹,我也得誇他,給老李家生了一個好閨女啊!”
李秀琴臉紅,我有那麼好?是吧,我也覺得,我不錯!
李兆坤再度被她這話惹得笑成一個傻老頭兒。
-
解決了因為跟趙大将軍聯姻造成的輿論壓力,李家的豆福坊生意又開始運行起來。
因為盧氏與杜氏先後有孕,做事的人手就顯得很是不足了。
李秀琴琢磨了幾日,做出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