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好大一鍋粥! > 第29章 殿試日

第29章 殿試日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京城依然被杏色環繞,隻是當日參加殿試的貢士們,一早無以得見。

天還未亮,衆貢士就已入宮點名。既然進了皇宮,天子在上,那一應禮節自不可缺。頭一日還專門召集貢士們做了行禮的教習,以保進宮無錯。各種繁缛的拜拜行行之後,皇上入場,說了些場面話,把考題讀了一遍,再由禮官分發考卷,各位貢士自行答題。

殿試隻考時務策,便是天子取谏于臣,所以定不會在太平無患之時取問于兵法,也不會在危急存亡之際取問于民生。殿試考卷部分皇上親閱,若是位昏君,定不愛看直言納谏;若是位賢君,定不愛看溜須拍馬;如此才有重涵他們前幾日的讨論。

由于殿試不黜落隻排名,文章該怎麼寫就更無準則。是直抒胸臆以誠待君?還是歌功頌德以保排位?或是怒貶時政以博眼球?誰也說不出個最好來,故文無第一,這其中确實難有真正的高下。

當今天家姓孫,天子名煦。

孫煦可說是少年即位,登基至今兩年有餘,年歲不過二十又四,還未完全脫掉青澀之感。親自讀完考題後,孫煦環視了一圈全場考生。

鐘承止研好墨水,正欲答卷,此時略擡起頭,恰好與孫煦四目相對。鐘承止瞳中綠光閃起,轉瞬即逝,一絲疑惑出現在他臉上。

孫煦未有察覺三百多考生中這其一的目光,又繼續看向别處。随後禮官宣告皇上離場,便隻剩下了滿場奮筆疾書之聲。

策題大體為: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而謂之于君,謂之于臣,謂之于民,謂之于社稷,謂之于天下大道,究竟何為中,何為和?

于君也,如何判其之中,如何使其為和,如何使天下中和,使萬物位育?”

最後便是:“勿陳勿爛,朕将親覽,量裁采行。”

這題考得頗大,可談角度甚多。

究竟是想問如何識人,使知人善任?還是想問如何教民,使民安國昌?還是想問如何生産,使國富民強?又或是想問如何治國,使國力強盛?……全都可談。隻從題面上看,完全涵括了所有内政,可從任意角度去答題。那答題到底該側重一點,還是全全兼之?皇上到底隻想問其中一處,還是無所不問?又是揣測上意的活兒,在場絕對不乏頭痛欲裂的考生。

鐘承止笑了一笑,殿試題若是皇上自己所出,這位二十四歲的天子,也是個聰明人。第一句出自《中庸》,而這題出得,可謂深谙中庸之道。

今次殿試僅此一題,故時間不長,午前便結束,才思敏捷的可随時提前交卷。鐘承止五人裡卷子交得最早的是韓玉,其他四人在近午時也相繼離場。

殿試對于大多學子來說,少了會試那種多年苦讀一朝決勝的激情。鐘承止五人既沒有讨論各自文章的興趣,也沒有考完玩一場的心思。而且殿試後隔一日便是傳胪大典,接着張貼金榜,真要慶祝也不如金榜之後。

五人一起離開大内準備各自回家,路上韓玉随口說道:“清明居然正好在殿試與傳胪之間。”重涵才發現,明日是清明節。

重涵近十日裡一直在用心備考,甚至比會試之前還要用心,完全沒注意旁的事。家裡人見其認真也不多打擾。昨日吃飯時重涵還在納悶,今兒怎全是涼菜?都沒發現是寒食節。那明日清明,重家定要去南山掃墓祭祖,還有霞淩閣的霞淩四榜更新。

清明時節,京城幾乎每戶人家都要出城掃墓,一來一回至少一日。霞淩閣每年放在清明節更新霞淩四榜,不知是否為了避免太多人擠到同一天去觀榜,畢竟霞淩道就那麼點窄。

回去路上坐在馬車裡,重涵問鐘承止:“明兒你同我家一起去掃墓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