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雙全、知書達理、端莊大方——
這是清遠縣百姓對譚秀林的形容。
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才名遠揚的清遠縣第一才女;她自幼學習管家,年少時就代母操持譚府諸事,将府中上下管理的井然有序;她性情溫和寬厚,上至縣令高官,下至路邊乞丐,無不對她贊揚有加。
譚秀林就像是傳說中的天之驕女,全身上下無一處不好。
聽到三妹譚雨淼在自己身側面露崇拜的提起這些事迹時,譚秀林隻是笑了笑,既不驕傲自滿,也不急着謙虛否認。
在父親面前扮演端莊大方的長女、在母親面前充當懂事聽話的女兒已經耗盡了她的精力,她不希望對着親近的妹妹都要時刻保持虛僞的假面。
“姐姐你完美的仿佛書中的人物,任誰都挑不出一點瑕疵來。”
譚雨淼拿起桌上譚秀林所寫的字畫,滿臉都是欣賞和喜愛,似乎陶醉在那娟秀卻有力的筆鋒中。
她沒有注意到,聽了這話的譚秀林笑容淡了許多。
譚秀林經常覺得自己不是個真實的人,她更像是被父母精心打磨的一件作品。
譚老爺希望自己的長女能懂事明理、擡高家族的臉面,于是譚秀林苦練詩書禮儀,終成清遠縣的閨秀典範;譚夫人愛好風雅,她希望女兒繼承自己的才名,于是譚秀林琴棋書畫一樣都不敢落下,甚至青出于藍,才名傳遍清遠縣,在整個江州都很有名氣。
她成為了父母乃至整個家族的驕傲,但她隻覺得今後要負擔的東西,更重了。
譚秀林把字畫送給了譚雨淼,看到對方如獲珍寶般捧着畫一路笑着離去,她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快樂般,再次展露笑顔。
在譚府的一衆姐妹中,她尤其偏愛譚雨淼,府中上下,甚至譚夫人都以為她是可憐譚雨淼自幼失去母親、還是個遭人排擠的病秧子,但隻有譚秀林自己清楚,是因為譚雨淼最像她,所以她才加倍對她好。
譚秀林不知道如果有選擇,自己最想過怎麼樣的生活,她隻知道,做人人争相稱贊的譚府大小姐,她并不開心。
她不希望和自己性情相似的譚雨淼重蹈覆轍,所以她盡力給對方選擇的機會,就像幫助另一個自己擺脫束縛一樣。
“小姐,夫人說她今日新得了一本琴譜,想請您到她院子裡鑒賞一番。”
一道輕柔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譚秀林回過神來,轉頭看向來人——她的貼身侍女李星鹭。
她朝對方笑着點了點頭,從涼亭的長椅上起身,邁着輕緩的步伐走下了台階。
在前往譚夫人居住的沁雅院途中,譚秀林遠遠望見了在庭院中玩鬧的四妹譚梓茵,她神色張揚,指使着奴仆為她捕捉半空中飛舞的蝴蝶。
譚秀林突然頓住了腳步,轉頭對李星鹭道:“我看不如改道,從樹蔭小道繞去母親的沁雅院吧。”
“小姐……”
李星鹭也瞧見了四小姐的身影,她本想問譚秀林是不是為了避開四小姐,因為她們二人一見面,四小姐必定要挑起争端,可她不明白,為何次次都是無辜的譚秀林先退讓。
但她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出口,她就是這樣的人,文靜柔順的性情永遠能夠壓制住好奇心。
這也是譚秀林從譚府衆多婢女中挑中李星鹭,逐步提拔為貼身侍女的原因。
她見多了各家各戶的内部争端,不少是由于貼身仆役的挑撥拱火引起的,故而在選人時,譚秀林将‘聽話本分’放在了第一位。
而李星鹭,比她聽話的沒她勤奮能幹,比她勤奮的又沒她老實本分,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譚秀林很快就選定了她。
沒有聽到什麼異議,譚秀林很快就調轉步伐,繞進了樹蔭小道中。
沁雅院。
譚夫人拉着譚秀林的手,從琴棋書畫講到詩詞歌賦,每當她停頓下來,譚秀林就會語氣斯文的附和幾句見解,母女二人看上去是一派其樂融融。
但也隻是看上去。
“你舅母派人來告訴我,錦瑟夫人與其徒弟明日會抵達清遠縣來為老縣令賀壽,錦瑟夫人可是聞名天下的琴藝大家,阿秀,你明日定要随我前去拜見她,若有機會,或許還能得她指教一二。”
明日?
譚秀林記得,她明日與潘佑宜有約,她要同對方一起去選定的那處善堂地址,監督聘來的仆役布置那處宅院。
但她知道,她不能以這個理由回絕譚夫人。
一來,她怕母親起疑,調查到她和潘佑宜暗自資助流民、老弱婦孺,還準備開辦善堂的事。二來,她知道母親有多麼敬仰錦瑟夫人,她不忍心叫母親失望以至于連去見錦瑟夫人的心情都沒有。
于是,譚秀林維持着溫婉的笑容,點了點頭。
哪怕她對讨教琴藝興趣不大,哪怕和潘佑宜一起幫助無依無靠的老弱婦孺是唯一能令她開心的事,她也還是答應了譚夫人。
拜别譚夫人,踏出沁雅院回往蓮居的路上,譚秀林又在庭院中瞧見了譚梓茵,對方手捧着一罐子的蝴蝶,又開始頤指氣使的吩咐仆役去捕捉螢火蟲。
譚秀林暗暗搖頭,白日裡怎會有螢火蟲出現,想來隻是四妹又因她自己的異想天開去為難下人們罷了。
可是看着譚梓茵嚣張的姿态,譚秀林卻莫名生出些許羨慕。
譚梓茵向來行事随心所欲,今天見到舞姬跳舞美麗,便吵着要學跳舞;明日聽到琴師彈琴動聽,又鬧着要學琴藝。
她的愛好一天一換,到最後,一樣東西也沒學成。
但無論是她的生母葉姨娘還是譚老爺,都從不苛責她,最多隻是笑罵她幾句。
“阿秀,你是譚家的大小姐,你父親看重你,所以才嚴厲管教你,不然你看看你那群妹妹,尤其是譚梓茵,全縣誰人不知她不學無術且嚣張跋扈,這名聲一出來,誰家還肯相看她?”
譚夫人的言語猶在耳邊:“你父親若是真的對她上心,怎會縱得她如此?”
可是,四妹不學無術,父親照樣疼愛她,而她嚣張跋扈,本就是父親給予的資格。
人人都說,譚秀林是譚老爺最重視的女兒,譚老爺自己也常常說譚秀林是他的驕傲。
但譚秀林知道,這不是真的。
她得到譚老爺的看重,是因為她是美名遠揚的才女,是因為她精明能幹又懂事——她為了養成這些才能付出了無數心血,才将自己塑造成譚老爺和譚夫人的完美女兒。
而譚梓茵,她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得到譚老爺的寵愛,即便她看起來不是‘譚老爺最重視的女兒’。
在譚秀林看來,譚梓茵得到的才叫做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