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南春:“殿下雖然看起來沒有那麼嚴重,但脈象卻與她一般,我師傅當年翻遍了醫書也找不到那女子究竟身患何症,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女子既不是患病也不是中毒,而是...”
姜甯之與池洛瑤異口同聲:“蠱術?”
葉南春點點頭:“是。”
繼而又道:“此蠱據說乃是從南境一個名叫山塬的小部落傳出的...”
葉南春本是平靜無波的聲音此時卻有些啞澀,随着略有些低啞的女聲緩緩叙述,姜甯之總算知道了原主長年病弱的原因了。
相傳在七十年前,那時的大晉朝還不是如今這般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盛世之象,當時大晉朝毗鄰的瀾楚國剛剛迎來一位年輕但強大的君主。
那位君主不僅在政事上頗有手段,在軍事上亦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将帥之才。
而大晉朝當時的皇帝年邁昏庸,其下的諸多皇子又為了那個至高無上的帝位鬥的不可開交,于是根本沒有人注意到鄰國那位雄心壯志的年輕君主暗暗調動大軍進攻南境。
直至一夜之間連下十二城的戰報傳至京中,大晉朝重文輕武,武将本就不多,當時又是奪嫡之争最白熱化的時候,朝堂上下亂成一團。
皇子皇女們呢,誰都知道此時離開京中隻怕日後要與帝位無緣了,各自推脫,誰都不願帶兵前往前線禦敵。
最後推出去一個最不受寵也最不得勢的,一個宮女生的小皇子,拿着一道代天子親征的旨意,便率着二十萬大軍南下。
一個從未帶過兵也從未上過戰場的指揮官,這場戰争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十萬大軍不僅沒能将敵人趕出國境,奪回故土,甚至被殺的隻剩五萬多人退回到南境最後的關隘,淵城。
而那位小皇子也在大戰中不知所蹤,生死不知。
大晉朝中一時人心惶惶,老皇帝被戰敗的消息一激當場殡天,匆匆坐上皇位的新皇還未來得及舉辦登基儀式就莫名暴斃,再立新皇,再暴斃。
如此接連死了六位繼承帝位的新皇之後再無人敢想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了,隻能由當時的宰輔暫監國事。
淵城乃是天然的關隘,易守難攻,剩下的五萬人雖說打不回去吧,但要死守着這座城池對方也拿他們沒辦法。
如此這般對峙了三個月,瀾楚國大軍糧草消耗的也差不多了,那位年輕君主雖不甘心卻也沒辦法,隻能退兵回國打算徐徐圖之。
變故便是在此時發生的,那位年輕君主班師回朝的路上突然一病不起,不僅他,就連瀾楚大軍中的許多将領都病倒了,軍醫束手無策。
正在此時,戰場上消失了三個多月的小皇子突然帶着大軍圍殺而來,瀾楚軍中一時群龍無首,自然被殺的丢盔棄甲,不僅将瀾楚大軍殺回瀾楚國,更是将那位年輕君主擒下作為俘虜,奪回失去的城池。
小皇子帶着大勝而歸,自然便是順勢登基。
就在其他人擔心這位小皇子也會像之前幾位新皇一樣暴斃的時候卻發現他毫發無損,于是舉國歡慶,都在說大晉朝迎來了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
小皇子回朝時帶回一個女人,登基後封為貴妃收入後宮。
那女子便是來自南境那個叫做山塬的小部落。
原來當初的小皇子在戰場上重傷失蹤下落不明是被這女子路過救起,小皇子被其帶回部落中救治養傷,都是血氣方剛正值青春年華的二人便在朝夕相處之下萌生情意,私定終身。
小皇子在部落中見識到了蠱術的神奇,便請求女子随他一同回到戰場,使用蠱術祝他赢得勝利。
那女子見到許多因戰火蔓延而流離失所的百姓,不願見戰争繼續,便答應了同小皇子一起離開。
隻是那女子本事山塬部落的聖女,在山塬部落中每一代聖女都是上天選中的傳人,于幼時夢中神靈親自傳授蠱術。
這一生都是要作為部落的守護不得離開,身上的蠱靈隻有在部落神殿中才能得到能量滋養,若是離開部落便要受蠱靈反噬,痛不欲生。
隻是那時倆人情熱,小皇子更許諾了生生世世僅此一人,非卿不娶的誓言在前,女子便不顧一切随着小皇子一同離開了。
若故事到此結束倒也算得上一段佳話,隻是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世上乾元多薄情,何況更是權柄滔天的帝皇呢?
棄舊憐新不過常事罷了。
小皇子登基之後便娶了世族之女立為皇後,而後又不斷納了許多坤澤進入後宮,當初信誓旦旦的白首不離,後來的冷落厭棄。
那女子又一直生生受着沒日沒夜蠱靈反噬的痛苦,沒多久便瘋魔了,新皇厭棄她,将她打入冷宮,她卻逃出宮外,逃走之時還不忘将當時新皇最為寵愛的妃嫔帶走了,那妃嫔已然有孕,隻怕再不久便要生了。
後來那女子研究出了一種惡毒的蠱術,将她身上的蠱靈一點點分入那個妃嫔的體内。
那妃嫔被找回已經奄奄一息,沒挨多久,生下一女嬰便離世了。
葉南春眼中多了許多起伏不定的情緒,她看着眼前二人,繼續開口說道。
葉南春:“那個女嬰便是後來我師父遇到的那個病人,也是當今女皇的姐姐,大長公主,姜芙。”
姜甯之:“這麼說,當初那個小皇子便是..我的皇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