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街旁的便利店陸陸續續擠滿了前來購置午飯的人群,某位可以短暫休息的打工人随手選了份豬排飯,見一邊最新的日報,也順手帶上。
這煩惱的工作也就隻有吃飯稍微令人期待啊!
這樣想着,打工人随手打開了報紙,撲面而來的信息讓他忍不住皺眉。
【史上最年輕的天才表演者!是牽動人心的力量!】
【兩千年一遇的八歲的天才鋼琴家!】
【天才、超絕、神賜的天賦!】
【帝國音樂的珠寶——上梨子徹!】
……
大篇大篇的華麗字詞描述着這個年僅八歲的孩子,就連□□議員私會某要職官員夫人這樣的八卦都被擠到靠後的版面。
這是什麼新推出的偶像嗎?打工人困惑的想着,環顧四周發現所持日報的人群臉上是跟他一樣的疑惑。
是哪家偶像公司的炒作嗎?竟然把這麼小的孩子推出來賺錢。
但仍然有人被這樣大篇的宣傳所打動,他們意外的在唱片店裡發現了上梨子徹年初為孤兒院的孩子譜寫的曲子,激動地宣稱這是治愈人心的曲調。
立馬有人爆料,他平日裡經常聽的電台的結束曲竟然是這個孩子的随手之作,這家電台也随之發表對上梨子徹的感謝。
某音樂界知名作曲家也站出來說自己有很多音樂創作靈感都是認識上梨子徹後所迸發的。
“那孩子的音樂才能是值得整個世界所驚歎的!”
不過……聽起來還蠻厲害的,等下班後就買卷磁帶回去聽聽吧。
一時間,幾乎整個東京都知道了這個叫上梨子徹的天才音樂家,衆說紛纭,質疑的、崇拜的、厭煩的、喜愛的,各持己見,所謂一夜成名不過如此。
在這個仍以電台、報紙控制輿論的時代,幾乎所有報社、電台搜尋着有關上梨子徹的一切,每一個被挖掘出來的歌曲跟消息都引起了人們巨大反響。
不過這一切上梨子徹本人卻漠不關心,他停下撥動吉他的手,驚喜的看着眼前的人,
“文治哥哥!”
津島文治聞言回頭,一眼就看到一群孤兒院孩童包圍着的……一個小家夥。
“徹君,沒想到在這碰見你。”
本來隻是來這家津島家資助的孤兒院做訪談工作,來鞏固鞏固千代田區居民對津島議員的良好印象,沒想到會有意外之喜。
“沒想到徹君還會彈吉他啊。”
津島文治打趣道,沒想到上梨子徹抱着吉他眼睛一亮,
“徹還會很多樂器!每個月都會來表演呢!孤兒院的大家也都很喜歡!文治哥哥要不要聽一聽?”
接着安慰他身邊有些局促的孩子,
“别緊張,文治哥哥可好了!第一次見徹就給徹買小蛋糕呢!”
聽到這,上梨子徹周邊的孩子對津島文治的好感瞬間飙升,一雙雙眼睛亮晶晶的看向津島文治。
津島文治乘機将帶來的慰問品發放,見津島文治發得差不多了,上梨子徹拽了拽津島文治的衣擺,
“文治哥哥忙完要聽徹表演啦!”
說着就開心的抱起吉他,頭上的呆毛晃來晃去。
看着徹這幅呆萌萌的樣子,津島文治不禁笑出了聲,他揉了揉徹的小腦袋,坐在了孩子們的中間。
上梨子徹撥了撥琴弦,輕快的曲調彈出,恰好站在陽光灑落的地方,像是聚光燈一樣照在這個鐘靈毓秀的孩子身上。
吉他的聲音像蝴蝶一樣飛翔在衆人之間,輕盈、歡快,帶走了一直籠罩在孤兒院孩子們身上的不安,至少在這首音樂的時間裡,他們不用為明天的日子惆怅。
津島文治随行的記者沒有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閃光燈後,稚童抱着吉他沉浸在琴弦之間的場景被永遠留在照片上。
照片的另一側,被孩子們簇擁着的津島文治滿臉認真,跟着孩子們一起為上梨子徹的表演打着節拍。
待津島文治回過神,一曲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他心中的輕松與輕快經久不散,仿佛前幾天連夜工作的疲憊此時都被抹平。
上梨子徹已經和其他孩子鬧作一片,正玩耍着突然聽見津島文治的聲音,
“這首曲子……叫什麼?”
他的聲音剛說出來時還有些梗塞,帶着沙啞聽不太真切,但上梨子徹迅速反應過來,
“叫《晴天》!是徹最喜歡的曲子了!”
這些音樂可能是唯一證明他在上一個世界生活過的證據了,哪怕隻是旋律,他也依舊無法釋懷。
“嗯,好名字。”
津島文治揉着這個臉上寫滿了“誇誇我誇誇我”孩子的腦袋,舉止間帶着難得的親近。
這種用音樂影響人心的異能力……他還以為自己會讨厭的,但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喜歡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