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内。
第五日。
豐時升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早朝。
宣晟王手持南郡十二部萬字血書,彈劾騎都尉貪墨,緻使水壩決堤,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
南郡漕運監事受蕭亭塵庇護,淮江之上,八品承務郎要給蕭亭塵的家奴讓路。
目無法紀。
宣晟王伏亦宸,應乾帝伏承胤的幼子,當今聖上伏明緒的小皇叔。母族赫赫戰功卻子嗣凋零,到他這一脈近乎獨苗。
其既無威脅皇位之能,祖上又有豐碑式功績。
榮華富貴閑散王。
導緻他從小是個實心眼。
實話别人愛不愛聽,他無須關心。
真相别人害不害怕,他無須擔憂。
南郡之事三個月前已經報到京城,然則稍一查探,便發現頂上是蕭亭塵。
禦史台推給刑部,刑部推給大理寺。
踢來踢去。
一個聰明的,悄悄不着痕迹地把爛攤子塞到了宣晟王眼前。
伏亦宸震怒。
他立即大刀闊斧,鐵面無私地從上撸到下。
把這件事翻了個底朝上。
朔元第一大案就此出現。
牽連官員大大小小共一百一十三人。
伏亦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宣宸王。
蕭亭塵是隻手遮天氣焰嚣張的騎都尉。
百官無一個敢吭氣。
蕭亭塵跪伏與地,卻神色自若。
皇後娘娘的表外甥。
明煦太子的親表哥。
少年應乾帝同寝同食的侍讀郎之孫。
貪墨導緻死傷無數生靈塗炭又如何?
果然,南郡十二部萬字血書一事,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伏明緒先是獎賞皇叔伏亦宸的為社稷黎明的一片誠摯之心。賞金銀,賞封地,進爵。
而後,重重責罰了蕭亭塵兩年俸祿,爵位不變仍是五品騎都尉,俸祿降為六品昭武校尉。另封為京兆節度使,派去南郡治災将功折罪。
蕭亭塵下朝後,第一件事,便是遣人為自己尋一位貌美體己的美人做小夫人,陪他前往南郡赈災。
朔元三年。
二月廿六。
伏明緒發罪己诏。
京兆節度使帶着一萬兩紋銀赈災款離京。
赤骥馬,绯蟒袍。
朱金漆木雕花轎坐着八百兩新娶的小夫人。
車馬随從占了一條街,無關人等需速速避讓。
二月廿八。
濮陽王次子裴淮書入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