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命人去取來兩柄名貴桐琴,分别交給給周瑜和阮瑀。
袁紹對叔父袁隗耳語:“這阮元瑜有些欺負人,找這個孩子給他做陪襯,好顯得他琴技精湛。”
曹操瞥了一眼,輕聲說:“這小孩兒我見過,他一歲抓周禮時還溺了我一身。當時他抓了一大堆有的沒的,看不出有音律之才。”
袁隗不願意給周氏難堪,看了一眼周忠:“大司農家學淵源,子弟們很優秀,隻是小周公子總角之年,和阮公子這樣的名師高足鬥琴,怕不算公平吧。”
周異想站起身來順水推舟地推辭,不料周忠卻低聲問:“阿瑜,你琴技如何?有無膽量上去和阮公子鬥琴?”
周異急忙伸手去拉兒子的衣襟,想不讓他去獻醜。誰料周瑜竟然站起身來,淡定地走了出去,站在阮瑀對面,躬身一揖:“晚輩向阮先生讨教。”
阮瑀淡定地坐下,手撫桐琴,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周瑜,立刻清越的琴音充滿了整個大廳。
這是一首上古的古曲,阮瑀也并未與周瑜交流,擡手便彈,是故意難為他。如果周瑜聽不出這是什麼曲子,自然無法和奏,如果一曲終了,周瑜還是不能彈奏一個音,那麼高下立判,說明他既聽不出曲名更不會彈奏,遑論和音了。
衆人都明白阮瑀的用意,但是彈奏已經開始,無從阻止,心裡卻都埋怨阮瑀欺負小孩子。
空弦猶如撞擊的磬鐘之聲,碩大無朋的磬鐘、厚重的音響、色彩,這是琴曲最初旋律的顯露。一阕甫歇,忽然幾聲凝重的撩撥,接着出現了一段柔美,超脫、清新的泛音。猶如進入一個神奇的境界,祥雲的飄舞、仙鶴在緩步、麋鹿在遊走……
衆人沉浸在這音律中,待這一阕停下,才發現彈奏的人竟然是那紮着總角的男孩周瑜。
沒等衆人喝彩,變奏已經接上,阮瑀的指法深奧曲折,泛音使整個樂曲複歸于靜穆、安詳。
正當大家為這兩人珠聯璧合的合奏喝彩時,突然,铮铮之聲再起,劇烈,寬闊,壯大,氣勢磅礴。一下子把輕柔舒緩的儒家道家仙境變成了陣鼓隆隆,戰場厮殺。
阮瑀吓了一跳。這是什麼鬼?他根本沒聽過這些章節。正狐疑地瞪着對面專心緻志彈奏的周瑜,铮的一聲,一根琴弦斷了,周瑜手中的琴聲戛然而止。
“不愧是蔡中郎的高足!”一曲奏罷,立刻赢得一片贊許。
“阮公子的琴,若清風,若明月,舒意自廣,遊心無垠。。。。隻不過。。。這是首什麼琴曲。。。王某倒是一時拿不準了。\" 王允躊躇了一下,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