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壽春城郊的一個小莊園外,來了三五匹健馬。
馬蹄聲聲,把小莊園外的青石闆路敲的哒哒作響。
馬匹在莊園深處的一家外表樸素的宅院前戛然而止。
三個随從打扮的人簇擁着兩個身着玄衣男子走到門前。
年紀稍長的男子大約二十三四歲,年紀輕的大約十七八歲的樣子。
一個仆從上前叩門,不一會兒,一個門童打開了門扉。
“先生找誰?”
年長的男子上前問道:“請問細陽呂子衡先生可是住在此地?”
又是一天的朝陽落在木船巍峨的桅杆上,眼前的八公山蒼翠疊巒,越來越近。木船已經來到了肥水的最末端,流經八公山南麓。肥水北流,過東津渡,再西北流,于八公山西南麓入淮,此即肥口.
船艙内,周瑜提着筆不斷地在一張白帛上描畫着。不時回頭對着袁綽解釋道:“阿綽,你看,實地勘察過後,我才知道就是班孟堅公所著的【地理志】也有謬誤之處。這肥水被岸的山嶺樹木繁茂,足以掩藏百萬雄兵。”
隻幾天的行船,周瑜和袁綽都沒注意到不知何時,他們再也不互稱“袁大小姐”或者“周小公子”。甚至比較随便的“綽小姐”和“瑜公子”也不再用。周瑜直接呼袁綽為“阿綽。。。”而袁綽則有旁人時呼“公瑾”,沒人時叫“阿瑜”。
“公瑾竟然覺得這絕美的八公山和下面的肥水可以作為戰場?”袁綽輕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