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此地位于壽春之北,壽春城原是楚國最後的都城,城牆高大堅固,東、西、北三面臨水,南有西南小城。西南小城曾為楚國春申君居住之地,與都城成犄角之勢。此壽春城是北拒中原的重要壁壘。”
周瑜說到這裡,回頭看了一眼正在替他研墨的袁綽。“令尊若能拒守壽春。或可徐圖和曹孟德,袁本初隔江而治。自古南北劃江而治,守衛長江以南必須先守衛淮河。隻是可惜沒有了孫破虜,短期内圖謀荊州怕是不可能了。” 說到這裡,周瑜神色肅然,他在想,阿策現在怎麼樣了?都沒有他的消息。
袁綽眼睛一亮,仰着臉問:“公瑾為何說守長江必須先守淮?”
“自古北方軍兵若想南下,要跨過兩個天塹,一是西面的秦嶺,二是東面的江淮。隻有江淮一體,才能形成縱深防禦。所以守衛長江,必須先守淮河,壽春城的作用就像是橋頭堡一樣重要。”周瑜微笑着耐心作答。” 輿圖于行軍打戰至關重要。連班固的【地理志】都存如此多的謬誤,不親身勘驗,往往耽誤大事。瑜相信若年初令尊有詳細的封丘至匡亭的輿圖,未必能讓曹孟德占得先機。令尊屯兵封丘,曹操駐紮鄄城,匡亭距封丘近,本來是可以以逸待勞,在匡亭痛擊遠道而來的曹操。但令尊卻不知封丘距匡亭雖近,卻極其難走,緻使曹操先包圍了匡亭。。。”
“阿瑜,你。。。真是。。。”袁綽還沒說完,臉色已經绯紅,她差點說真是我父親的好半子。。。一想,周家還未提親,這樣說太孟浪。她這兩天的觀察,深信周瑜有莫測大才。聽他剛才所說,竟然知道父親敗給曹操的匡亭之戰的根本原因!心裡想着,回到壽春立刻禀報父親,把阿瑜隆重介紹給父親,這樣優秀的青年才俊,即便不是自己的愛郎,也一定要替父親招攬至麾下。
馬上要進城了,肥水邊上有一道水路進城的閘口。壽春袁術的兵士正在盤查。所有的船隻也排起了長隊。
“公瑾,我替你把輿圖謄畫了,披風上的原稿還在。如果一切正确,我命人把披風漿洗好”說着袁綽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卻露出绯紅滿布的粉頸。
周瑜接過來驚奇道:“阿綽,你這圖謄畫得真好,想必你工于繪畫吧?字也漂亮。這輿圖不但和我的草稿一模一樣,還加添了山川樹木河流的顔色,真是惟妙惟肖。這份厚禮,周瑜拜領!”
聽到周瑜的誇贊,袁綽很是興奮,她擡起美目,沖着周瑜莞爾而笑:“公瑾喜歡,我比什麼都高興!”
站在牆角的阿竹和周峰對視一笑,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