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上冷風蕭瑟,暗夜中的水浪聲十分巨大。
還有二三十丈的距離,赤馬舟就将靠岸。對面的牛渚矶在黑暗中像一頭巨像般伫立在面前,臨江的一面被水浪拍打,十分陡峭,僅僅在矶頂和半腰上長着茂盛的矮樹。
孫策吩咐兵士傳令給左右兩翼。令韓當和黃蓋離開自己的座船遠一些,呈扇子狀。這樣如果牛渚矶守軍出來打擊,他們不會被全部圍剿。更利于某一隻船突破防線沖上矶頭。孫策早就注意到,隻要占據了牛渚矶的至高點,就可以用弓箭壓制江面的敵人。缺點是從矶上向江面上射箭,不能做到箭無虛發。江面的船多人多,殺傷力才大。如果隻有一兩隻船,加上蛇行掌舵,借助水流浪濤,很難被射準。所以他才覺得自己隻有三艘船的兵力可以更容易得手。
又近了數丈,牛渚矶頭的火燭光都已經看見。
孫策命令兵士們加速靠岸。自己準備了撓鈎和繩索,準備第一個攀登陡峭的矶壁。
忽然耳邊響起了幾聲響箭。接着陣鼓号角大作,顯然已經觸發了牛渚矶的警戒哨探。火炬把江面照得紅亮。
兩艘遊弋在矶下的鬥艦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沖了出來,将孫策的赤馬舟兩面夾擊。幸虧韓當和黃蓋的船距離他們甚遠,并未被包圍。孫策已經看見了兩艘鬥艦上挂有沉重的撞擊錘,距離太近,弓箭已經不好用。這兩艘船徑直朝着孫策的赤馬撞來。
孫策大聲打了呼哨,喊道:“衆軍兵聽令,我等戮力同心,殺上鬥艦,搶奪敵船!”
說罷,手裡的古錠刀一拄船頭,人已經騰空而起,借力飛上了第一艘鬥艦的船頭。
鬥艦上的是橫江津的副将于糜,他本來是來牛渚矶押運糧草的,正準備回到橫江津,聽到陣鼓聲,發現牛渚矶下的守軍竟然還未出船,便帶着自己的兩艘運糧鬥艦趕來。恰巧碰到了孫策的赤馬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