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出乎齊木久枝意料地,赤司征十郎收斂了臉上的笑意,嘴角的弧度也變得平直。
這好像是第一次,征十郎在面對她的時候,完全沒有笑意?
齊木久枝不确定地回想。
其實之前也并不是沒有遇到過他嚴肅或認真的時候,但是總能感覺到他的心情是輕快明朗的。
不像現在,他周身的氣息都沉寂下來,自内而外散發出悲怆的空寂。
看着眼前人低垂的眉眼,齊木久枝難得感到自己從未存在過的良心隐隐作痛:“抱歉、不方便說也沒關系......你......”
......你還是笑着比較好。
這句話毫無征兆地闖入她的腦海。
赤司征十郎整理好情緒,擡起眼,目光落在齊木久枝臉旁、虛空中的一點。
“其實也不是不方便,倒不如說,和久枝說的話,我沒有什麼想要隐瞞的。
“雖然我自出生起就在京都長大,但是我的母親是東京人。她在東京出生、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後在大學認識我的父親,和他成婚後不久就生下了我。
“久枝或許還記得,我和你提起過的,關于我母親的事情?”
“嗯......”齊木久枝悶悶地點頭,“請節哀。”
“不,不需要刻意為了我做出這樣一幅悲傷的表情。”赤司征十郎反而舒展了眉頭,“逝去的人自有深愛她的人會牢牢銘記,而活着的人更應該承擔起她的希望繼續前行。
“比起悲痛,母親肯定更希望我想起她時,想起的是在春日午後明媚的陽光下和她一起的野餐,是練琴間隙她笑眯眯遞過來親手做的茶點,是她為我争取的自由活動時間,是......能夠支撐我繼續生活下去的溫暖和動力......”
這麼說着的赤司征十郎還是忍不住略略擡起頭,将視線移向背離齊木久枝的那一面。
好像有什麼亮晶晶的盈上他的眼角。
齊木久枝的良好視力在此刻也發揮了它正常的水平,但是她卻突然希望自己看錯了。
雖然平時說話做事都有着超乎同齡人的成熟穩重,但是說到底,眼前人也不過是十三歲的少男罷了。
他看起來很需要一個擁抱。
有着這個想法的齊木久枝突然沖動地上前:“你、......不、我、我想抱抱你,可以嗎?......如果覺得不習慣的話,可以拒絕我。”
回應她的是赤司征十郎環抱着她的手臂。
“雖然不認識令堂,但是光是聽征十郎的描述,我就可以感覺到她肯定是位很好很好的人,是深愛着征十郎的母親;而這麼愛着她的征十郎,也是特别特别好的人。”
“可是為什麼呢。”
被抱住的赤司征十郎近乎執拗地發問,像是在向眼前的少女、眼前這位被他認定是輝夜姬的、總是如神明一般出現在他身邊的少女尋求一個答案,又像是在崩潰的邊緣冷靜地剖析着自己内心深處的聲音。
“為什麼,這麼好的人,她的生命如剛綻放不久的鮮花一般美麗,卻又會迅速枯萎在盛夏?”
“人總是會死的。”
良久,齊木久枝聽到自己這麼說道。
“我們唯有坦然接受這個事實,這個我們終将迎來死亡的事實。
“我們不能提前選擇在何時何地以怎樣的方式死去,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活。這是我們的現在,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住的東西。”
不過,如果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者全球性火山噴發的話,我倒是可以保證人類不會以這種方式滅絕。
齊木久枝在心中小聲地補充。
赤司征十郎緊緊回抱着身前的少女。
他的心髒正在有力地、甚至可以稱得上過速地跳動,向全身泵送着滾燙的血液;而她的心跳也在有力地跳動,隻不過十分平穩,和他的比起來過于平靜了一些。
少女身體的溫度和他的體溫互相傳遞,逐漸交織在一起。
她的手掌很溫暖,這是五年級的他就知道的。迷失在東京街頭的他穿着沉重的喪服,是她恰到好處地牽起他的手,皮膚相接處送來源源不斷的溫暖。
她的手臂很有力,這是入學不久的他就知道的。升入初中後突然加碼的家族課業,令他在一次訓練過程中有些用力過度,是她第一個發現他的異常,及時叫停,并在他腳步踉跄時伸手扶住了他。
她的懷抱很安心,這是現在的他深刻認識到的。不斷努力想要得到什麼、證明什麼卻總是在失去的他,在這個擁抱裡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心,好像他不需要通過交換就能獲得無條件的包容。
不同于母親的懷抱,是完完全全另一種他從未體驗過、但是一旦經曆過就再也忘不掉的感覺。
赤司征十郎感覺自己的呼吸有些不受控制地急促起來,甚至于産生了一瞬間十分失禮的沖動。
不,不可以。赤司征十郎這麼告誡自己。要控制住自己過分的掌控欲和占有欲,不可以吓到她,慢慢來,慢慢來。
于是他的心跳逐漸恢複規律的跳動,即使還是較之以往更快了一些。
他靜靜感受着久枝呼在他耳側和後頸的溫熱氣息,然後捕捉到一絲涼意。
難道抱得太緊把她吓哭了?
“抱歉、是我失态了。”赤司征十郎說着,強迫自己松開手。
他正想從外套中摸出手帕遞給久枝,但旋即想起羽織正穿在她的身上。
“羽織内側縫了一個口袋,裡面有一塊沒使用過的手帕,如果不介意的話,請用。”
齊木久枝木着臉摸出了一方手帕,蓋到赤司征十郎頭頂:“下雨了,我們沒帶傘,你的手帕聊勝于無一下吧。”
小小的手帕甚至遮不住赤司征十郎的全部頭發。
赤司征十郎沉默了。
原來沒哭嗎?這是他的第一個念頭。說不上是惋惜還是慶幸。
這就下雨了?這是他的第二個想法。說不上不巧還是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