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歲檀腰上有傷,沈隽便主動将大寶抱起,又平伸出右臂使歲檀扶着,就這樣一起去了慈幼局院中。
身後的沈柏夫婦看着兩大一小的背影,夫婦兩人也互靠在一塊表情很是滿意。
沈隽懷中的大寶看清了慈幼局院中的銀杏樹身影後,撲棱着雙腿從沈隽懷中掙脫下去,直沖着銀杏樹粗壯的樹幹環抱而去。
好好的孩子,怎麼偏生喜歡抱樹呢?難不成是考拉轉世。
歲檀走到他身後,拍了拍大寶的肩膀,問:“大寶啊,你很喜歡樹嗎?”
大寶一歪頭:“喜翻。”(喜歡)
歲檀指了指右手邊的秋千架:“咱們玩秋千好不好?”
大寶順着歲檀手指的方向一看,松開手跑到秋千架前,伸手向秋千上的小藍與小綠重重一推。
“大寶!”
沈隽見狀立馬呵斥了他一聲。
好在小藍與小綠因着緊緊抓着兩側的吊繩,才沒有被他推倒下去。
歲檀還是頭一回見好脾氣的沈隽聲音重了,好似一張潔白的宣紙驟然團成了一團。
她将大寶擺正身來面對着她,道:“大寶,你這樣是不對的。”
大寶因着被喝了一聲,有些委屈:“鬥舍泥,鬥鬥都的釀。”(狗舍裡,狗狗都這樣)
歲檀聽後摸了摸他的腦袋:“可是現在不在狗舍,”又看了看小藍與小綠,“他們也不是狗狗。”
大寶用很是懵懂的目光看了看歲檀又看了看面前被他吓得哇哇大哭的小藍與小綠。随後便用身子撞了撞他們倆,頗為憨厚地笑了。
歲檀拉過他:“你喜歡他們,”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要用嘴巴說。”
大寶跟着指了指自己的嘴,又轉向小藍與小綠,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歲檀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看向自己。
大寶看向她後,歲檀扶着腰緩緩蹲下身去,視線與小藍與小綠平齊:“小藍、小綠,我可以玩你們的秋千嗎?”
小藍與小綠一齊吸了吸鼻子,各自雙手抓着吊繩從坐墊上爬了下去,用目光示意歲檀去坐。
歲檀便坐到他們讓出的秋千上去,看向小盆。
小盆與歲檀的配合已然很是熟洽,走到秋千前問歲檀:“小壇,我可以玩你們的秋千嗎?”
歲檀答:“可以。”
小盆便代替歲檀又坐在了秋千上。
歲檀則又看了看沈隽。
沈隽也配合地問了同樣的話取代小盆坐在了秋千上。
歲檀看了一眼大寶,停頓了一下後提示他道:“大寶想玩我們的秋千嗎?”
大寶看着沈隽道:“大寶想玩揪間。”
沈隽便起身讓他攀爬上去。
對于大寶而言,存在着發音不清與言語表達能力、社會融合性差的問題,發音問題還是其次,首要便要通過示範叫他明白具體的一句話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意思。
歲檀刻意停頓了一下,是給大寶反應的時間,同樣期待着他可以自己說出剛才他們所用的那句話。
可大寶什麼也沒說,那歲檀便用問句的形式給予他提示,企圖叫大寶能夠将自己這句問句中的“想玩我們的秋千”運用到自己的話語中去。
與此同時,叫大寶加入到小藍與小綠的活動中去,便也能增加他與同齡孩童的接觸,從而更好地進行社會融合。
像大寶這般的癡兒,想必平日裡爹娘因着對他的疼惜,怕他受同齡孩童的欺辱,便刻意将他與同齡孩童隔離開來,反倒是阻礙了他的進步。
因此歲檀除卻要教他具體情境下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什麼樣的意思,還要鼓勵他多與同齡的孩童一齊玩耍。畢竟有時候大人之間的話語與童言童語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就像一名成人與一個小孩一齊看到一隻大白鵝,成人可能想到駱賓王的那首詩,說“好大一隻鵝”,而小孩可能會脫口而出一句“大胖鵝”。
歲檀又牽着大寶去與局中幾名正常的兒童一塊互相介紹。大寶起先神色很是懵懂,隻知道傻笑,後面見抓在其餘孩童身後的衣角躲着最前面的孩童的捉拿很有意思,便漸漸跟着他們一起躲避起來。
歲檀正看着,沈隽忽站在她身後,聲音在她的頭頂響起:“小壇很懂這些小家夥。”
能不懂嗎,這可是上輩子她吃飯的本事啊。
歲檀道:“越是癡傻、孤僻一些的孩童,其實他們的内心越簡單。像是小凳子,可能常常見到他在同沒有生命的凳子、桌子玩耍,一個人待在角落裡。其實不過是在他的世界裡,我們都是充滿危險的兩腳獸,他在自我保護罷了。”
“兩腳獸”沈隽将這個詞默念了一遍,唇角向上勾了勾,心中覺着她這個詞用得很是可愛。
歲檀看着大寶,不由地竟又想起了小缸子來,都是一樣胖嘟嘟的模樣,想來竟有許久沒去看過小缸子了。
她想去做什麼事,若是當下不去做,這一整日心裡都會惴惴不安。因此她決定現下便去買些吃食去看小缸子。
她同小盆囑咐了兩聲,請她照看着大寶,便同沈隽一塊出了門。
沈隽一手負在身後,一小手臂垂直于上臂叫歲檀扶在她的手臂上。
歲檀笑道:“不必了沈阿兄,你這樣讓我覺得我好像宮裡的娘娘。”
沈隽咳了一聲,伸着的小臂收回負在了身後。
歲檀補充道:“不是說你像公公的意思。”
沈隽:“......”
少頃,二人一塊來到附近的飛舃(tuō)樓,點了兩份烤羊腿,一份給小缸子,一份給歲檀。
小二應聲而去,歲檀與沈隽則坐在了靠窗的一張桌子那兒。
沈隽将茶壺提起,澆了澆杯沿,向内倒着水。
歲檀則是東張西望起來,最終将目光定睛在一位衣着華貴的夫人身上。
這位夫人身後站着四名低眉順目的侍女,身側站了一名懷抱着一個嬰兒的乳母。
不多時,從門外進來一名體态婀娜的婦人,看到衣着華貴的夫人向她招手,便坐了過去。
婦人先是看了看乳母懷中抱着的小娃娃,用手指頭逗了兩下,見小娃娃沒甚反應,才坐在了夫人對面。
她道:“楊夫人真是好福氣,小公子看着很是乖巧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