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忐忑的來到主屋,與趙氏互相行禮。
趙氏:“國公夫人安好。”
張氏将她扶起:“不必如此多禮,伯爵夫人大駕光臨,不知所為何事?”
張氏不兜圈子,直接問了出來。
趙氏觀察着她,張氏的長相很是普通,若是沒有這華貴衣衫以及貴重首飾,她看着就是個普通的女子。
趙氏實在想不通,衛國公為什麼會為了這麼一個女子逼死林如雪。
想到這趙氏緩緩問道:“沒見妙菁姑娘,可是出去赴會了?”
秦妙菁是秦城與張氏剩下的女兒,算年紀隻比春兒小了兩半歲。
張氏被問的有些疑惑,但還是答道:“平安侯府有雅集,菁兒受邀前往。”張氏皺眉:“伯爵夫人可是有事找菁兒?”
張氏的語氣已經有些不耐煩,眼神也不住上下打量着趙氏。
趙氏深知這目光的含義,張氏看不上自己。
隻是趙氏并不在意,她一想到等會的消息能讓張氏這位國公夫人維持不住體面,她就忍不住想要笑出聲來。
但還是要忍住。
趙氏清清嗓子:“這次來是有一件大事,先夫人的女兒找到了,啊,也就是我母親王氏的外孫女,國公府原本的大小姐。”
趙氏是笑着說出這些的,她眼看着張氏的面容從平淡到震驚,震驚的連嘴都忘記合上。
沉默良久後,張氏緩緩開口:“不可能。”
趙氏失笑:“國公夫人怎麼如此笃定?”
張氏恢複了方才的從容淡定:“我意思是,國公爺也找了許多年,不知伯爵夫人是從哪聽來的消息。”
趙氏神情輕松:“不是什麼道聽途說的消息,是我們太夫人找到人且已經認下了,太夫人笃信無疑,妙菀找到了。”
張氏:“莫不是太夫人思念成疾,認錯了人?”
趙氏笑了兩聲:“我也見過人了……我們想着,找到了人自然是要告訴國公一聲的,畢竟是國公的親骨血。我也是來傳太夫人的話,‘不管國公府認與不認,這孩子我們伯爵府認下了。’”
王氏特意囑咐過趙氏,這話一定要傳到,隻是這語氣頗為兇悍,趙氏不得不解釋道:“我們太夫人脾氣向來如此,這麼多年都這麼說話的,還請國公夫人見諒。”
張氏讪笑:“王太夫人的脾氣,滿盛京都知道,隻是伯爵夫人忽然說出認親一事,讓我有些摸不着頭腦那姑娘可有什麼認親的依據,王太夫人總不是平白無故認得親吧。”
趙氏微笑:“若是國公夫人見了,定會驚的說不出話,那孩子長得和如雪活脫脫一模一樣。”
說罷,趙氏起身:“不多叨擾,我告辭了。”
趙氏走後,張氏沉默良久,她臉色一直陰沉着,直到晚膳十分秦妙菁回家。
秦妙菁的長相随了張氏,并不出衆,幸而國公府嫡出小姐的這個身份足夠顯赫。
她興沖沖的跑到張氏面前,和她念叨着今日雅集的所見所聞。
張氏看着自己在一衆貴女中并不出衆的女兒,暗暗捏住了手絹。
秦城回府之後一家人一起用了晚膳,張氏除了秦妙菁這個女兒之外,還有秦弘這個小兒子,今年不過十四歲。
秦弘而今正在京中私塾上課,他還算聰慧,衛國公對着這個兒子很是滿意。
晚飯之後張氏服侍着秦城洗漱,期間斟酌着說起永平伯爵夫人來過的事。
“伯爵夫人說,妙菀找到了,人就在應天府,王太夫人跟前。”
這話一出,連秦城都有些發愣:“可确認過?是妙菀無疑?”
張氏故作輕松:“說是無法确認,隻是王太夫人一廂情願認下來的。”
“哦。”秦城擦好身子,換上中衣後坐到屋内的榻上。
張氏坐到他旁邊:“國公爺是什麼意思?要不要咱們府上派人去看一眼?”
秦城皺着眉頭思量片刻:“王太夫人做事還是很有分寸的,此事有八成是真的。”
張氏聞言眼底閃過一絲不可名狀的情緒:“老爺可要接那女孩回府?”
秦城面色猶豫:“當初我為了讓你進府……雖做了那麼多,但孩子到底是無辜的,且若是不接人回來,怕是京中又要議論紛紛。”
張氏腦中無數想法閃過,最後她坐在秦城身側,委身于他懷中:“妾身聽從老爺安排,那孩子在外這麼多年是不容易,該接回來。”
秦城欣慰道:“夫人是至純至善之人,難為夫人這些年來同我一起被人诟病。”
張氏在秦城懷中沒說話,隻是面色漸漸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