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第三十年明月夜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内侍見到崔珣後,他大喜過望,匆匆走了過來:“崔少卿,奴可算是找到少卿了,太後來了守歲宴,正問起少卿呢。”

崔珣則望着手中金杯出神,内侍又喚了兩聲“崔少卿”,他才回過神來,然後随手将手中金杯扔到一邊,又裹了裹身上狐裘,狐裘上面的純白狐毛更襯托的他臉色蒼白到幾近透明,他用手背遮住嘴輕咳了兩聲,然後放下清瘦的手腕,慢慢站了起來,眉色冷淡:“走吧。”

隻是走了兩步,他卻回過頭,看向那廢棄的荷花池,荷花池的池水波瀾無驚,連一絲波紋都沒有,仿佛剛剛的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般,崔珣眼神平靜,他側過頭,繼續随内侍前往麟德殿。

-

走到麟德殿外,崔珣本欲進殿,但内侍卻有心讨好,于是提醒道:“崔少卿,若旁人問少卿适才去了哪裡,莫要說去了荷花池。”

“哦?為何?”

内侍神秘兮兮道:“少卿不知麼?那荷花池,乃是永安公主的……”

内侍欲言又止,但是崔珣卻聽懂了其中之意。

這荷花池,乃是永安公主的殁地。

永安公主,名李楹,乃是先帝和太後的愛女,也是太後的第一個孩子,傳說她生下來時膚色白皙,容顔秀麗,如明珠生暈,先帝與太後深愛之,并将佛經七寶中的“明月珠”贈予她為乳名,又賜公主封号“永安”,等到公主年歲漸長,先帝更是将大周最富庶的廣陵郡賜給公主做封地,足以見先帝對公主的寵愛。

永安公主長到十六歲時,已是清麗絕塵,仙姿玉質,光彩動天下,更可貴的是公主性情善良懂事,絲毫沒有大周公主慣常的跋扈之風,每次先帝發怒時,公主都能從中勸慰,使不少宮人和大臣免于懲罰,宮人大臣感激公主的恩德,暗地裡都贊譽公主為大周最耀眼的明月珠。

然而這顆大周最耀眼的明月珠,卻永遠殁于十六歲那年。

公主十五歲時,先帝為其挑選了奉議郎鄭筠為驸馬,鄭筠出身荥陽鄭氏,是先帝發妻鄭皇後的侄子,身份高貴,相貌英俊,文采斐然,乃是不可多得的佳婿,隻是先帝和太後舍不得公主,想讓她多留幾年再出嫁,但公主十六歲時,也就是太昌二十年十月初六,居然于深夜莫名溺斃于宮中荷花池。

先帝和太後肝腸寸斷,先帝更是數日不飲不食,悲痛欲絕,群臣則議論紛紛,皆認為公主之死甚為蹊跷,且不說公主如何會在深夜獨自前往荷花池,就說公主的侍女宮婢等人,難道竟無一人跟随?有膽大的大臣已上書給先帝,希望查明公主死亡真相。

大臣都看出來了此事有蹊跷,先帝又豈會不知?先帝悲痛之下,密令大理寺詳查,沒想到一查之下,居然發現公主之死居然是驸馬都尉鄭筠所為。

此事一出,衆人愕然,大理寺審理之下,鄭筠痛快招供,原來他出身的荥陽鄭氏乃是五姓之一,時人言天下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荥陽鄭氏是大周最尊貴的世家大族。

而公主之母,當時還是姜貴妃的太後,則出身寒微,父親隻是一個小門小戶的商人,鄭筠深鄙之,更不願意和姜貴妃的女兒,也就是永安公主成婚,但先帝聖旨已下,鄭筠無法抗旨,可他内心深處十分不甘,這份不甘日積月累,便成了對公主的怨恨。

十月初六,鄭筠和幾個朋友小聚,席間朋友嘲笑了公主的出身,說鄭筠即将有個商女婦,鄭筠羞憤之下,便對公主起了殺心,他修書給公主,言有秘事于荷花池相商,望公主一人前往,想必公主當時是滿懷欣喜去赴未婚夫的約會,她盛妝打扮,霓裳華服,卻沒想到,自己是去赴一場死亡的約會。

鄭筠将不谙水性的公主推入荷花池,眼見公主于池中浮沉呼救,他倉皇逃離,酒醒之後,他悔不當初,但大錯鑄成,公主芳魂已逝,世間再無明月珠。

鄭筠招供之後,先帝大怒,不但将鄭筠斬首棄市,更遷怒鄭筠親屬和舉薦鄭筠為驸馬的鄭皇後,于是下诏廢黜鄭皇後,誅驸馬九族,但荥陽鄭氏何其尊貴,此诏一出,天下世家大族紛紛上書為驸馬一族求情,先帝皆殺之,長安城内血流成河,死者萬餘人,荥陽鄭氏自此一蹶不振,史稱“太昌血案”。

太昌血案後,先帝深惡世家大族,寒族開始出将入相,朝堂再不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了。

-

崔珣回想着這樁三十年前扭轉大周政局的血案,他微微皺眉,擡手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似乎還停留着剛才荷花池中那人的溫度,如此異事,他眸中仍然是古井無波,他抿了抿唇,掩袖輕咳兩聲,然後攏緊白狐裘,緩步步入麟德殿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