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夫子經過幾個月的調養,身體漸漸恢複。這期間謝蘭燕來看過多次,對孟夫子以及年幼的劉靜河多有照拂。
聽說謝蘭燕被封為平安鄉君後,孟夫子懷揣忐忑上門,一方面是為了感謝這幾個月的照顧,另一方面她有一些事情開口。
“夫子的意思是想辦一個女學?”謝蘭燕驚訝。
“我希望天下女子都可以想男子一樣讀書識字。”孟夫子說道。
謝蘭燕思索了片刻,如今她受了陛下賞賜,成了鄉君,手裡有不少金銀,完全有能力可以辦女學。
想辦女學,謝蘭燕想證明自己,她總是隐隐把自己和黃樂曼做對比,當初陛下也賞了黃醫女,封她為了都邦鄉君。
但謝蘭燕總覺得自己比不上黃醫女。
黃醫女可以獨自撐起醫館,她也可以創建一所女學!
她帶着孟夫子主動找到了黃醫女,
聽到兩人的想法,黃醫女表示要加入,“可以增加一門醫學或者草藥學,由我負責教授。”
不僅如此,她還提出了自己的考慮“官宦女子大多有自己的宗族學堂,或者聘請有名氣的夫子進行私人教學,女學的學生群體應該是寒門女子或者平民女子。
不過普通人家的姑娘長到六七歲,就能燒飯洗衣幹活,再長大些可以做刺繡女紅貼補家用,沒有人會願意讓姑娘們讀書。”
謝蘭燕和孟夫子考慮過這些問題,“我們商量過,考慮到學堂初期,上門求學的學生人數肯定不多,我們就想幹脆免了束脩。等日後學堂的名聲傳播開來,上門求學的學生多了,再收束脩,你說如何?”
“不僅要免束脩。”黃醫女說,“最好還要貼錢,讓來上學的女孩有銀錢和柴米油鹽拿,這樣才學堂裡的女娃娃才會多起來。”
“倒貼錢?”孟夫子倒吸了一口氣。
三人一起算了一筆賬,謝蘭燕吸了口氣“每年這麼多錢?”
鄉君每年才40兩銀子,40斛祿米!學堂的花費都快把她掏空了。
黃醫女冷靜的說“就憑我們兩個人的力量隻能勉強維持學堂。”
孟夫子失望“沒有别的方法了嗎?”
“憑我們的力量遠遠不夠。”黃醫女搖搖頭,“而且有些就算是家庭殷實的人家,甯願讓姑娘在家裡吃喝玩樂,也不願送到把她們學堂讀書。”
“不如我們直接請小于出面辦學堂吧。”謝蘭燕說,“她如今是皇後娘娘,由她出面,我們的學堂很快就會打響名聲。”
“不,不行!”孟夫子第一個否決,“辦女子學堂這件事世人隻會覺得離經叛道。于蓮如今貴為皇後,但她背後沒有勢力支持,本就因為于家的事遭到了不少朝臣的攻擊,現在不能在連累她了。”
黃醫女思忖,“其實不用小于直接出力,隻要她舉辦一場聚會,宴請王城中所有世家的夫人小姐,作為鄉君我們必然也會參加,到時候隻要我們借機尋找志同道合的夫人小姐。”
兩人進宮面見于蓮。
于蓮沉浸在成功制作玻璃的歡樂中,見到兩位好友,便迫不及待的展示起了她的作品,“看,這是我做,琉璃杯子,琉璃花瓶。”
“這全是你親手做的嗎?”黃醫女拿起一個杯子端詳。
謝蘭燕愛不釋手“好漂亮!”
于蓮十分大方的表示,“我讓侍女包起來,待會你們帶回去。”
謝蘭燕和黃醫女感謝過後,說起了建立女子學堂的想法。
于蓮沒想到她們居然有如此想法,她支持三人的想法,也可以正好借此機會培養自己的勢力。
“正好,我最近打算舉辦琉璃展。”于蓮心裡有了想法。
琉璃展定于七天後,宮殿裡擺上各色琉璃,有琉璃杯,琉璃香爐,琉璃塔……
各府命婦驚歎連連,無不贊歎。
于蓮獨坐在中央,随意的站起來,“今日的琉璃品我隻賣不賞,各位看上哪一件可出資帶走。
“所有銀子我都會捐給平安鄉君和都邦鄉君兩人建立女子學堂。”
命婦貴女們沒想到與皇後娘娘的第一次宴會居然變成了拍賣會。
人群中站出一個貴女,雙眼明亮,“皇後娘娘高義,臣女願為女子學堂出一份力。”
于蓮聽了很開心,“你看中哪一個?”
“臣女想将這個帶回家。”那位女子指向三棱鏡。
“不錯有眼光。”于蓮贊許,“此物名叫三棱鏡,在陽光下通過不同角度的反射形成彩虹。”
那名女子将三棱鏡放在陽光下,一抹彩虹出現在地上。
貴女們紛紛驚歎
那名女子沉吟道“光射琉璃貫水精,長虹長虹垂地照天明。”
是個有文化的,于蓮贊許“好文采,不知你是哪家的姑娘?姓甚名甚?”
“臣女姓徐,名叫若天。”那位女子不卑不亢回答道。
于蓮誇獎了幾句。
接下來,人群中又有許多夫人小姐站出來,一來是被琳琅滿目的琉璃打動,二來是非常想和皇後娘娘搞好關系。
于蓮注意到,黃醫女和謝蘭燕接近那位徐小姐的身邊。
命婦們妙語連連,很快将聚會的氣氛拉起來,一片其樂融融。
末了,于蓮還不忘再次點題,“這裡最令我佩服的,還是平安鄉君和都邦鄉君。”
她舉起酒杯“你們籌辦的女子書院,打破世俗偏見讓女子和男子一樣上學,居功甚偉。本宮敬你們一杯。”
兩人聞言起身,回禮“娘娘謬贊。”
衆人嘴裡說着“誰說女子不如男。”“女中豪傑”之類的話,圍上來紛紛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