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鋼鐵巨獸嗎,當然喜歡,可是他們能得到嗎?衛青很清醒。
“沒事,我們可以做出屬于我們的鋼鐵巨獸,隻是我們的鋼鐵巨獸可不是用來收棉花,當然,以後數量要是多了,收棉花也行。”
說完劉徹情緒激昂的看向墨家官員們。
墨家官員們欲哭無淚,“陛下,臣等不知原理,仿造不出來啊。”
“那是你們需要解決的事情,朕隻看結果,當然朕也不為難你們,會給你們足夠時間。”劉徹雖然任性,卻也知道這不是一時半會弄出來的東西.。
“以前朕隻把目光放在戰馬上,沒想到行軍打仗還能使用别的武器。”劉徹眯眸。
戰馬的培養時間需要時間,可是鋼鐵巨獸隻要吃透原理,以大漢現在的礦産存儲,完全可以量産。
“雖然那個機關獸隻是用來收棉花,但哪怕讓朕上,朕也不敢與之争鋒。”李世民面色沉重。
他很自信自己的實力,可越是這樣,越能看清彼此差距。
“陛下,讓臣等來,臣等也不敢上啊。”貞觀朝的武将們恍惚道。
他們也算身經百戰的老将,以前自認什麼陣仗沒見過,結果這後世陣仗他們真沒見過。
“來人,讓工部官員們盡力鑽研機關術。”李世民下旨。
“那是機關術,真的假的?!”朱元璋看到龐大的棉花收割機很不敢置信。
這是工業和機關術能達到的程度?
在這之前,朱元璋心裡最為重視的莫過于農,在他心裡吃飽穿暖是最要緊的事,其他都是次要。
工業不像農業受重視,卻也不像商業被打壓,在朱元璋心裡地位一般。
可現在朱元璋不這樣想了,未來工業一角讓他感到巨大威脅。
“父皇!”朱标一看自己父皇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麼,連忙上前安撫。
“老大啊,你說這世間的人為什麼就不能安安分分,非得越界呢?”朱元璋問朱标,他不希望大明有天也發展出那樣的工業,要不然對江山社稷的危害可能尤甚商業。
這讓掌控欲極強的朱元璋心裡不喜,想要對目前工業進行打壓。
“父皇,世間原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和事,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啊。”朱标勸道。
“對啊父皇,不如我們也造出那樣的大機關獸,我想把它們帶去戰場!”年幼朱棣兩眼放光,摩拳擦掌表态。
“去去,這有你什麼事,算了,還是先看天幕,朕想知道後世怎麼把那大機關獸控制手裡。”朱元璋思索過後,暫時沒有打壓工業。
明初工業者們不知道他們暫時躲過一劫。
除卻帝王和墨家,大多數百姓更喜歡人工采摘棉花的視頻,鋼鐵巨獸驚奇歸驚奇,可離他們太遠,反倒是人工采摘棉花,讓他們感到踏實。
因為這樣的人工采棉,他們現在就能做到。
“剛采摘下來的棉花還有一些水分,需要把棉花進行充分晾曬,直至把棉花曬幹、曬透、曬輕。”大片大片雪白棉花鋪曬,看着就像天上的雲朵落入凡間,尤其是棉花曬透變輕後輕柔蓬松,給人感覺更像。
“遠看的話,可能覺得棉花完美,湊近後就會發現棉花上粘有碎葉雜質,需要專門挑揀出來。”鏡頭拉近,雪白的棉花上粘着零星碎屑,宛若白玉微瑕。
好在棉花徹底幹燥以後,上面碎屑很好去除。
“等清理完棉花上面的碎葉,就可以給棉花進行去籽,最初棉花裡面的籽都是手剝,非常費時費力,以至于織布效率并不高。”
“說到這,我想跟大家重點介紹一個人,她就是我國古代著名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有‘布業始祖’‘衣被天下’之稱的——黃道婆。”①
伴随姜葉手中拿着幹燥還未去籽的棉花,身後屏幕再次改變,一個墨色古風,手中紡織的老婆婆占據一半位置,另一半則是她的介紹。
姜葉側身,把黃道婆的曆史資.料念出來,“黃道婆,宋末元初、古·松江府烏泥泾,今·上海人,幼年家貧為童養媳,因不堪婆家虐待出家,後去往崖州,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海南三亞崖城鎮,在那裡,她結識了善紡織的黎族姐妹,學會并改進紡織技術,幾十年後,因為惦念家鄉,以年邁之軀回到故鄉,我們先前說的手剝棉籽,就是黃道婆回來之前,大家對棉花的去籽方式。”②
“是黃婆婆,是黃婆婆!”元朝,松江府烏泥泾的百姓們熱烈歡呼,别提多激動。
自元之後,但凡了解過紡織知識的人,都對黃道婆這個名字不陌生。
而元之前的諸朝古人也對黃道婆這個人非常感興趣,不知對方做了什麼,值得後世如此隆重介紹。
也有女人聽了微怔,“童養媳、出家、流落異地數十載,這樣的身份,也能流傳後世嗎?”
這讓她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因為黃道婆的出身和她們的出身十分接近。
倒是黃道婆本人很詫異後世對自己的推崇,她慈愛的笑道:“我隻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先來說第.一件,剝棉籽,棉籽徒手是很難剝掉的。”說着姜葉親手嘗試,鏡頭來到她手上。
“可不是,黃婆婆回來前,我們棉花剝籽特别的慢。”看到姜葉的動作,古時松江府烏泥泾的百姓們心有餘悸。
棉籽位置并不難找,難的是如何把籽和棉花分離,因為棉籽和棉花之間糾纏的很深。
一小會兒,姜葉剝完一朵棉花,從個數來看時間不算慢,可别忘了棉花的龐大數量。
這時江雪遞給姜葉一個工具,姜葉接後笑道:“接下來我們看看相同的時間,工具能增加多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