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諸朝直播華夏文明 > 第7章 第七章

第7章 第七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織布方面,黃道婆發明了腳踏織布機,也被稱為投梭織布機,這讓織布機的穿線速度大大提升,除此之外,黃道婆還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法。”①

“為了更好體現黃道婆在織布機方面的功績,我們先來說說黃道婆的家鄉環境,黃道婆故鄉是松江府烏泥泾,這個地理位置近海,以至于土地肥力不足,不适合種田,所以那時的烏泥泾百姓轉而種棉,希望能從别的方向尋到一條活路。”②

松江府的百姓們一怔,回想起曾經的艱苦時光。

“黃婆婆,黃婆婆!”黃道婆之後的松江府百姓們聲音哽咽的呼喊黃道婆。

“可是就像我們之間說的,黃道婆回來前,烏泥泾百姓棉花籽是手剝的、彈花的是小弓、紡棉方面每次隻能紡一根線,其織布效率并不高。”

“黃道婆回烏泥泾後,木制手搖軋棉車提升棉花去籽效率;木制繩弦大弓增加彈棉效率;三錠腳踏紡車增加紡線效率;腳踏織布機增加織布速度,可以說黃道婆在紡織一道的改良、發明是全面的,這一套工具下來,烏泥泾當時百姓的紡織速度一下增加。”

這話忍不住讓諸朝百姓們點頭,“黃道婆為烏泥泾的鄉親們省了多少勁啊!”

要是他們也有一個黃道婆就好了。

可元末明初前的諸朝百姓們沒想到,這一切都還隻是鋪墊,隻要越往後的朝代,才越知道黃道婆功績之大。

“如果說擀、彈、紡、織四個方面是提升織布效率,那織造技術就是讓布往‘精’的方面發展。

尤其是黃道婆結合黎族紡織,總結出來的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技.法,讓烏泥泾織成的衣、被等織物有了各種色彩和圖案,這種布被稱之為烏泥泾布。”③

“借助海運,烏泥泾衣、被走出松江府,一時聞名天下。”

“織出的布匹廣受歡迎,直接改善松江府及附近地區經濟條件,加上紡織技術先進,後松江府一帶直接成了全國棉織業的中心,并曆經數百年而不衰,經濟發展興盛至今。”④

姜葉說完黃道婆對後世的影響,諸朝百姓們震驚不已,“居然以一己之力帶動一方地區數百年興衰,這也太厲害了吧。”

“要是我們也是黃道婆的鄉親就好了!”諸朝百姓們深深渴望,數百年而不衰,于他們而言那簡直就是盛世。

“我們也想要黃道婆!”諸朝百姓們發出渴望呐喊。

“隻是紡織而已,居然能做到這種地步!”劉徹震驚,按照他的身份,同樣能影響曆史,可他是什麼身份,黃道婆又是什麼身份。

“皇後,咱們漢朝無緣一個黃道婆,但朕希望咱們漢朝出現更多‘黃道婆’,朕把紡織工具推廣一事交給你,你可能不負朕之信任。”想了想,劉徹看向自己皇後——衛子夫。

紡織一道影響力巨大,非他親信不得擔任,可他信重的人要麼性别不合适,要麼身份不合适,想來想去,他目光落到衛子夫身上。

“陛下,這本就是妾身為皇後的職責。”衛子夫明眸善睐自信道。

之前聽姜葉提起螺祖,衛子夫就覺得那是自己的努力方向,可是等聽完黃道婆,衛子夫發現自己能做的還有更多。

“國士,若黃道婆生在秦朝,朕必以國士待之!”嬴政聽完黃道婆的影響力,求賢若渴同時,還有深深無力。

但凡黃道婆生在秦朝,哪怕身處别的國家,他都能像索要韓非一樣直接搶人,可偏偏他們之間隔着時間差距,非他人力可以抹平。

“陛下,有人說知道棉花在哪。”李斯高興地給嬴政彙報。

這話讓嬴政豁然起身,“這麼快?”

他已經做好長期準備。

“是,陛下,天下人都能看到天幕,知道棉花的人直接找上了臣。”李斯垂眸,心中喜悅暫緩。

因為天幕不可控,這次對他們有利,下次對他們不利怎麼辦?

嬴政擡頭看天幕,“若是天幕能為朕所用該多好。”

他要是有天幕,所頒布的政令直接傳達天下,再也不用擔心掌控力不夠。

“下令,給百姓們減稅種棉,并把黃道婆名諱、功績傳唱天下。”嬴政垂眸,迅速下令。

李斯下意識想說看過天幕後,百姓們就算不減稅也會種棉,可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減稅隻是陛下安撫民心的手段,畢竟天幕不可控,陛下這是未雨綢缪。

同理,黃道婆既是陛下對百姓的安撫,也是希冀,希冀大秦也出現‘黃道婆’。

“觀音婢,推廣黃道婆紡織工具一事就交給你了。”李世民手心覆上長孫皇後的手背道。

“陛下,咱們還沒棉花呢。”長孫皇後說完沉默。

“對啊,咱們還沒棉花呢。”李世民反應過來,十分失落。

其實他們已經找到棉花蹤迹,但是數量太少,不足以支撐全國紡織,需要花費時間種植。

明朝,朱元璋看向朱标,“兒啊,推廣黃道婆紡織工具一事就交給你了。”

“可是父皇,這事不該交由母後來辦嗎?”朱标愣住,他又不懂紡織,相比之下,母後才是專業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