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的喜悅散去,一切照常。
今早褚本興正和宋湖陽快馬加鞭收拾着檔案室的殘局,王國權敲過門後推門而進。
“你倆下午有沒有忙的?”他左看看右看看。
宋湖陽翻卷宗已經翻到麻木,他瞟了眼旁邊根本沒聽見的探長:“沒有、吧。”
王國權歎:“有也得沒有,你倆下午加班,帶人去碼頭邊檢。”
“邊檢?邊啥檢?”褚本興這回聽見了,擡頭問。
王國權彎腰拾起地上的紙:“北邊兒,租界傳的電報,說有逃/難來的,讓咱管嚴點兒。”
“逃難?為什麼??”宋湖陽滿腦子問号,“外邊鬧饑荒了嗎、不應該吧……”
“要是鬧饑荒,哪會不讓進。”王國權回頭望望門外,鬼鬼祟祟湊近兩人低聲說,“聽半路回城那群人說,大部分都是十七八歲的學生。去年年末不就有這事兒、開/槍打死十幾個,逃難也說不定是逃命呐。”
“那為什麼?他們小小年紀能犯什麼事兒?”褚本興也沒明白。
王國權:“這誰知道,咱就是個打工的,隻管辦事兒,其他哪管的了這麼多。”
褚本興沉默,低頭盯着手底翻開的那本卷宗。
照片中,和江上老人眉眼神似的年輕女孩瞪着雙眼,嘴角下垂,隔着虛與實的界限冷冷與他對視。
臨江碼頭建于上世紀70年代,此時清朝政/權存亡危在旦夕,為了進一步掌控國内遠洋貿易,侵/略/者軟硬兼施,在強迫中方代表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後,臨江碼頭建成了。
而今50年過去,臨江碼頭依然存在。
“這通城呐,實際也就名存實亡。”
海岸上,王國權面見滔滔海水,不自覺感歎:“說不定哪天突然改了名兒,咱都不覺着奇怪。”
“哪那麼容易、說改就改……”宋湖陽看着海關處來來往往的人群,海上貨船絡繹不絕,奇怪不已。
褚本興蹲在地上仰頭看他。
王國權哼笑:“年輕人,看着吧。”
宋湖陽看不出來,卻無意注意到碼頭沿邊站着的人,于是叫他:“督察,海軍旁邊那是什麼人啊?”
王國權:“什麼什麼人?”
他應聲眯眼眺望,待真正看清之後,卻一言不發了。
褚本興于是也看過去。
跟前的人沒得到回複,扭過頭滿臉疑惑。
“——看見、他們胸口那個徽章沒有,”王國權開口道,宋湖陽順着他虛指的方位望去,“那是通城租界區的象征,他們是租界的人。”
宋湖陽感覺奇怪:“我們不也是租界的人?”
“那不一樣,”褚本興說,“你人在巡捕房就背靠租界,人走了誰還管你是誰。我們也就明面兒上有個身份,背地裡是人是狗誰知道。”
王國權越聽越覺着不對勁兒:“那照你這樣兒講,狗進去都能有個職位了?”
褚本興撇頭看天:“我沒說過這話,你可别污蔑我。”
“當狗也比當人舒坦,天天累死累活還沒牲畜過的好。”王國權歎氣,“有時候真想退休了。”
“别退啊,狗一日三餐也難對付,”褚本興說,“當人好歹能掙點錢養活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說的怪好……”王國權瞅他,“那你是孤家寡人一個活的潇灑,我有老婆有孩子的,我要跟你一樣這麼想我一家老小怎麼過?卷鋪蓋睡大橋底下去啊?”
褚本興:“我接濟你啊,不還有我麼。”
“我我我、我也可以……”宋湖陽頭頂目光,顫顫舉手。
“還接濟我…”王督察在兩人肩上重拍一掌,“得了吧、你倆還是先管好自己吧。”
“嘶……真的,”褚本興龇牙咧嘴摁肩,“我認真的老王。”
王國權望着他沉默半晌,最後拍他的肩: “你真不真我會不知道?這不還沒到那一步麼,我這老當益壯正能闖,指不定比你活的時間長。”
褚本興:“……變着法咒我啊?”
“你愛咋想咋想。”
他擡腕看表:“時候不早了,我那邊有個會要開,你倆自己看着辦吧。”
“成。”褚本興站起身。
早春的天氣尚且還冷着,岸邊寒風肆虐,宋湖陽拉緊外衣站在原地,遙遙望向那個背影。
陽光刺目,他閉上眼,心中的擔憂隻增不減。
“你就是褚、對嗎?”為首的中年法國人笑眯眯的與眼前人握手,“我在租界久仰你的大名。”
半小時以前闖入警戒的一行人,似乎難以對付,探長把他擋在了身後,帶着人離開了岸邊。
褚本興客氣一笑:“不敢當、不敢當,我隻是巡捕房一個小喽喽,走到今天全靠王督察的栽培。”
“你很自謙。” 弗朗茲收回手,望向四處,“說到王先生,怎麼沒看見他的身影?這麼重要的事情,他今天沒有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