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對這件事自然分外看重,但不巧的是他今日有重要會議,所以就提前走了。”褚本興将手背于身後。
法國人頗似遺憾:“這樣麼,那真是太可惜了,本以為今天見面了可以和王先生暢快一談,看來如你們中國人所說,是天意如此啊。”
聞此言,褚本興笑容一滞:“……什麼意思?”
“租界有意調動巡捕房的管轄,大概在不久以後,你們就要離開臨江碼頭了。看來你還不知道?”法國人笑意更深,“哦,你瞧我,王先生剛剛才被叫去開會,你怎麼可能會知道呢。”
褚本興不語。
“真是太失禮了,”法國人搖頭,“竟然先把秘密會議說了出來。不過會議進行的很快,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王先生就會告訴你吧。”
“這樣麼?”褚本興說,“那真是感謝弗先生了。”
弗朗茲聽完翻譯,剛要表示不屑,就聽面前的中國人又說:“不過我還是要聽王督察的結果,畢竟我隸屬于巡捕房,外人的話難免真真假假、不好分辨。”
“你什麼意思?”法國人皺眉。
褚本興: “您這話說的,我能有什麼意思,我不過就是想告訴您個事實而已。”
“謝謝。”
宋湖陽接過碼頭邊檢錄人員遞來的報告單,順眼看向一邊,法國人似乎被激怒了,伸手指着那位中國探長一頓輸出,最後甩手轉身走人。
距離不遠,他甚至可以聽到那位探長客氣的叫人慢走。
宋湖陽于是腳下一變,走過去:“探長?”
“嗯?”
宋湖陽看他:“你臉色不太好。”
褚本興擡手抹臉:“給罵的,正常。”
年輕人“哦”了聲,好奇:“那誰啊,剛才你們講啥了?”
“我也不認識,估摸也就是租界那邊的,跟老王大概率關系不好。”他看了一眼他懷裡,“單子填好了?我看看。”
宋湖陽把報告單遞給他。
他翻開來看了兩頁,又擡頭觀察幾眼從船上下來一路經過海關檢驗,沿着岸邊朝碼頭走的人群,思索片刻,又把單子遞了回去。
“你剛才在那把守,有沒有看見可疑人員?”他問。
宋湖陽想了想,搖頭:“沒有,都是些年後來複工的工人和他們家屬。”
他點點頭:“如果能分辨最好給分辨出來,租界似乎有想收回碼頭管轄權的意思,那些人信不過,隻能靠我們自己。”
“臨江碼頭不一直都是五五分麼,”宋湖陽說,“如果這樣那豈不是違背了條約?”
褚本興:“是這麼說沒錯,但敵強我弱,臨江碼頭又一直是通城與外界商貿來往的重要樞紐,五五劃分他們必不能滿足,想要奪取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不知道這次邊檢的具體原因是什麼,但總歸他們是不想讓那些學生進入通城,這麼久沒發現一個,估計也不知道劃分的标準是什麼。”
“我倒是聽陸家上學那小孩說的,他說北邊一些城市最近正在搞什麼學生什麼運動,大概率和那個有關。”宋湖陽說。
褚本興戴上手套:“誰知道搞什麼幺蛾子,也不給個準信兒,就光擱這瞎子摸黑……”
話音未落,不遠處逐漸變大的争吵聲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兩人偏過頭,看向遠處。
其實褚本興早已注意到了那邊的動靜,但海浪拍打岸壁的聲響與人群間嘈雜的交談都足以掩蓋他們,他也沒太去在意。不過看來似乎是愈演愈烈,周遭本在流動的人群也止住了腳步,零零散散站在原地看。
他遞給身旁一個眼神,年輕人會意,立馬跑上前,問:“怎麼回事?”
邊檢人員朝他敬禮,指着對面的人說:“長官,這人沒有證明。”
宋湖陽點頭,視線移到那人身上:“你的證明呢?”
那人面龐黝黑,身形瘦削,穿着一身洗的掉色的厚棉褂,看着得有四五十歲。本身被問得就急躁,一聽他這話,更是語無倫次替自己辯解:“俺不知道啥證明啊官爺、俺就聽俺老鄉說嘞這好找工作就來了、俺不知道這要證明,這個官爺也不說就光說要抓俺,俺不是逃難來哩啊……”
褚本興走過來時就聽到了這麼幾句,他于是沒再向前走,隻是站在原地看年輕人怎麼解決。
那邊宋湖陽又聽了幾個和老人同路人的解釋,了解了前因後果後簽了個條子就要把人放行,邊檢的人卻不肯:“上面規定……”
宋湖陽盯着他:“上面規定要抓的是學生,他是學生嗎?”
那人執意抓人:“就算他不是學生,那他也沒有證明,條例規定沒證明不讓過!”
“可條例也寫了事後可以補辦,”他皺眉,義正言辭,“我看過條例,你别想着诓我。”
那人咬牙,半天不說話就瞪着他看,到底連瞪人也瞪不過,最後隻能讪讪揮了手讓人快滾。
老人感恩戴德,給他連拜了幾拜就差跪下磕一個,年輕人被吓一跳,結結巴巴伸手去撈人,這事兒也算這麼過去了。
相安無事。
褚本興心想挺好,又望望怕再有不測,仍然站在海關旁的年輕人,轉身朝岸邊走。
洋的貨輪恰時駛進,似一堵城牆遮擋了日光。
他立于岸邊,擡頭仰望甲闆上勞作的工人,灰煙彌漫的空氣裡,吆喝、呼号、叫喊,正在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