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挾狸貓以令諸侯 > 第3章 徐溫(三)

第3章 徐溫(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管那小皇帝說什麼話,他說話有個屁——”

霎時間,朱津的眉頭一皺,笑意盡褪。

那人很快被身邊人一拽,再一瞧,朱津正冷冰冰地盯着他,于是心裡一悚,哪敢接話,兩個呼吸間想明白了——皇帝再暗弱,那也是朱津才能評判,他一個雜号将軍,算什麼?

何況朱津向來對那小皇帝有着一種掩耳盜鈴般的維護。

頓時,便見那人猛地伸手給了自己一個巴掌,退到衆人身後去了。

“……陛下沒說什麼,隻勉勵了幾句,命我好生調度,守住南陽,切莫讓那反賊徐、聶二人得逞。”朱津這才未聽見似的,溫聲應了。

這就更是睜着眼睛說瞎話了。

他平素好面子非要争個正統也就罷了,在此事上,一個是自己親舅,一個是壓迫了自己數年的權臣——

皇帝會站在哪方,不言自明。

但朱津愛說這樣的瘋話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若說十年前還有人勸他,到了如今,衆人也都知道勸也無用,俱是一默。

房中愈發安靜,朱津不緊不慢地擡腳走進來,又掃了一眼圍在他身邊的幾位将軍、謀士,似是對這沉默感到無奈,歎了口氣。

“怎麼,除了孝适,都覺得我應當再派些兵馬,以平青州之亂?”

孝适,乃是張衷表字,也正是先前頭一個說話,與裴方有舊的那個樸實偏将。

果真,此話一出,那謀士便應了。

“愚以為不然。青州此亂,既出于聶永,而聶永速來無謀,必是倉促之間,甚至是為人發覺後被迫造反。因此,此刻必是内憂外患,一時自顧不暇。明公原已派了廖将軍,昨日又從各地調了兩萬精兵,足矣。”他道。

“嗯。”朱津颔首。

他一發話,方才還在興頭上的幾個武将便蔫了。

其實若說張衷是為了許州派說話,這些人的心思就更好猜了,無非是不把聶永放在眼裡,動了搶功的心思,若不是朱津積威尤盛,說一不二,早便自請領兵去平叛了。

“那……那南陽那頭呢?”起先嚷得最起勁的那人眼珠一轉,又道,“徐溫既死,不如趁此機會興兵,與南陽城中守軍合兵,一舉擊潰徐軍——末将願往!”

這四字一出,書房内幾人都反應過來,一連好幾聲異口同聲的“末将也願往”如雨後春筍,一下又都冒了出來。

朱津見狀,笑了一聲,擺擺手,不急不徐道:“人道是窮寇莫追,何況徐溫不過才站穩腳跟多久,手裡本就一團散兵,又是千裡奔襲,時日一長,糧草辎重如何跟得上?隻要裴方耐住性子,這南陽之圍不算什麼,何必再勞民傷财。”

衆人被這麼一點撥,又見朱津終于笑了,也都嘻笑起來,連聲稱“是”。

“那徐溫倒是帶着一個徐姓小子,說是才及冠,力大無窮,曾在揚州剿匪有功,也頗有些膽謀,但不太受重視,”唯有謀士又接話道,“聽聞徐溫在京時不曾有這樣大的長子,恐是婢生子,或是離京後過繼的,大抵也是因此才……”

的确,徐溫離京時,分明是抛家棄子,好不狼狽。

而就算是在他離京前,也不過有一個獨女,那名似是叫徐鴛還是徐鴦,總之不是個小子。

謀士既如此一說,人群中有原本就對徐家有所了解的,更是有些不以為然——

“這就是說笑了,那徐溫發迹前不過是個打鐵的,哪來的婢?”

“徐溫一死,手下好幾個刺頭必得鬧起來,這小子不過及冠,有什麼辦法,必是死期将近了!”

衆人七嘴八舌之時,朱津卻有些莫名地歎了口氣,卻也沒駁,隻道:

“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回信給裴方,命他嚴防死守。若貪功冒進,以緻南陽城丢了,要他提頭來見。”

說着,似是有些疲倦了,他停了停,那謀士極有眼力見地接話,問道:“那京中……”

“城防巡查照舊。”朱津緩了緩,道,“凡有異樣,即刻報我。南陽一城,進不能取京兆,退不能返揚州。但這京兆就不同了——都收收你們的心,徐溫鼠輩一個,死便死了,值得這麼為之張狂麼?!”

說着,他的目光又向片刻前,因收了戰報而心生懈怠的衆人掃去。雖然眉眼仍帶着笑意,可那目光炯炯,嘴角微壓。

衆人也為之一懾,不由地正色應諾,領命離去。

一班人,原本把這書房塞得滿滿當當,如今離去了,這書房中的燭火也終于靜了下來,方能看出這間書房,其實并不小。

隻是用屏風壓着那明明燭光,又有好幾排書架疊在牆側,其上書亦不少,加上房内畫棟雕梁,白陶玉瓶,因此雖大卻不空,瞧着既清幽又顯貴。

衆人之中,唯有那謀士見朱津沉吟,似有旁的吩咐,心領神會地留了下來。

此人姓逢名珪,字彥璋,乃是河内懷縣人士。

他自朱津入京才投奔而來,雖比大多數武将“資曆淺”,卻靠着察言觀色與不輸朱津本人的智略,從一襲白衣到平步青雲,如今官位雖不高,卻深受朱津依仗。

果然,等那些武将吵嚷的喧聲一路至府外,慢慢散去了,朱津才又出聲,換回了才進書房時的那副溫柔寬裕的模樣。

“……還有,盡量多往宮内安排些侍奉上心些的内侍。”他道,“天子優柔,孫節那老匹夫也越發心瞎耳盲了,我看這内宮再不管,恐怕有些人要心思活絡起來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