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祖母就告訴過離筱,她的早餐店不開了。市政把百燈縣劃為了旅遊縣,其中來芳鎮的沿河一溜老屋,被市文旅局購買,另選了市區的新房,轉移給原來的住戶。
所以這次回來,她跟着張志輝來到了揚州的新房。
當時周玉茹還笑着說:“我這把老骨頭啊,還能體驗一番‘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好事。”
新房二室一廳,周玉茹早已把離筱的房間收拾好。
張志輝說是訂了酒店。離筱主動讓出了自己的房間,她可以和奶奶擠一擠。三人商量了下,确實住一起方便點。這幾天張志輝要給離筱辦理轉學手續。
離筱過了入學考,成功進入揚州市二中。
蘇省的學習,和臨城的完全不同,側重和選科等等,都有差别。離筱表面上不說,心裡暗暗地較勁。她不想再讓家人們擔心。
在回來前,她把關于李忱然的所有東西,包括西南寄來的明信片,都打包放在了臨城的雜物間裡。手機也還給了繼父,裡面的手機卡是繼父的名字。既然離筱不再使用,張志輝就把卡拿走了。
她要摒除一切雜念,專心高考。
高三上學期,成績不是很理想。離筱想在寒假補課。打電話找楊冬萍要錢。沒想到被周玉茹聽到,她大手一揮,說有錢。
“你爸爸的撫恤金都留給你了。”周玉茹戴着老花鏡,在看報紙。
這是第一次和祖母正式談起離高陽。順着這個話,她問了當時一些情況。周玉茹已經完全平靜,最多是歎了口氣。“你爸爸都是為了你,你好好學習,以後快快樂樂的,别的奶奶也不指望。”
2010年6月8日晚。離筱睡了個底朝天。
太累了。在此之前,她沒有一天是12點前睡的,早上沒有一天是6點後起床的。現在終于可以好好睡一覺。
放榜後。離筱的分數和她預估的一樣。隻是今年的大體成績都很不錯。省内幾所中上的高校競争激烈。
填志願前,張志輝郵寄了幾份大學資料。都是他收集的,并參考了陸斌的經驗,幫離筱選擇出來的高校。其中重點劃出了幾個專業。
“接下來幾年,一些政策導向來看,這幾個專業就業率會比較高。”張志輝在電話裡說。
離筱就按照繼父的意見,自己選擇了西安一所綜合性大學,讀了統計學。
在去學校報道前,張志輝帶着媽媽和妹妹來到揚州。
妹妹張鳴一周歲了,會跌跌撞撞地走路,一碰到疼,哭得大聲洪亮。離筱把自己的房間讓出來給三人住。半夜還聽到張鳴的鬧騰。
“挺難帶的吧?”周玉茹抱着張鳴,全家在來福巷吃湯包。
楊冬萍給張志輝遞了吸管,喝湯包裡的湯。“和筱筱小時候一個樣。愛吵吵。”
離筱看了眼楊冬萍,覺得她說話有點長進了。這是繼父的功勞。
幾人吃完飯,一起去商場買衣物。離筱并不想帶那麼多雜物到大學,隻買了幾件換洗的。
“西安不比揚州,冷得早,還是再買兩件外套吧。”張志輝勸離筱。她隻好跟着唠叨的媽媽再紮進店裡買了件厚的。
三人回臨城前,約定離筱去大學報道時,張志輝在西安那邊接應。
離筱想着太麻煩繼父了,她已經成年了,這些事應該自己做。
“你就聽一句話吧。”楊冬萍剜了她一眼。
離筱無法,隻好聽從他們的安排。
告别時,張志輝給離筱拿了兩個盒子。一個是筆記本電腦,一個是手機。
又是個新款的蘋果手機。
“還沒有放電話卡,你可以先用你奶奶的。等到了大學,再辦那邊的号碼。”
說起電話卡,離筱想起在臨城用的那張。
“那張卡早已注銷了,因為用不到了。”張志輝說。
離筱有些遺憾,那張卡綁定了她的Q|Q。她前幾天登錄了Q|Q,發現密碼錯誤,找回需要手機号碼。
在去大學報道前,離筱意外的,接到了一位故人的電話。
是林桐。
她問了離筱考了多少分。因為蘇省和南省的分制有點不同,林桐以為離筱考差了,所以不得已去了西安。
“大部分都去了京市。”林桐在電話裡說。
“都有些誰?江蕾呢?”
“江蕾在央美啊。她文化課剛好上線。”林桐話語中有點酸溜溜。
“那林豐肯定也去了京市。”
“是啊。和李忱然一樣,都在H大。”H大是國内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
離筱聽了嗯了聲。她現在可以很淡定地聽到他的名字。
林桐還說了自己填的是京市旁邊的城市,不日就要北上。
“聽說那邊冬天會很冷哦。”
離筱聽了笑了。南省人去北方,可能真會受不住。
“不過聽說那邊有集中供暖,不出門應該還好。”
林桐聽了大笑,希望如此。“高考完,我向李忱然表白了。”
林桐蓦然一說,離筱一怔,下意識問了句不相幹的話。“你怎麼知道我這個号碼的?”林桐打的電話,是周玉茹的小靈通号碼。
“你一直沒來學校,我就去問老師了。老師把你媽媽的電話告訴我,我就問到這個号碼了。”
“哦。”
林桐還在解釋,原本她是問到了就打電話的,但又不想太打擾,就在高考後聯系。
她的思緒沒有跟着林桐走,隻聽她在那邊不停地叙述對大學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