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臨畢業的時候,我們班主任突然跟我說,我的學籍丢了。
我轉學的時候,是親自把我小學階段的學籍交到學校主任手裡的。這期間,我的學籍也一直是學校保管。
我班主任的老公就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他跟我的家長聯系,說了我丢學籍這件事,他還說這個事情極其嚴重,要補辦的話,會很麻煩。
當時,我們學校的校長和我繼父有點親戚關系,他們都是一個姓,也是同輩的人。所以,他給了我們家好大的面子,讓我重新填寫一個學籍,讓我改成當地鎮上中心小學的學籍,連小學班主任的名字都讓我照着抄其他同學的。
可是沒多久,這個事情就反轉了。
因為我原本的學籍,就在我的檔案袋裡放着,學校老師整理檔案的時候,把我的學籍放在檔案袋裡,放完之後,他們忘了這件事。
裝檔案的餓時候,沒找到我的,就說我的學籍丢了。當時,他們甚至還覺得,是我轉學的時候,沒把學籍交上去。
當時也沒有監控,學籍數據也沒長傳到網上。學校就有意把這個事怪到我的家長頭上,我媽媽也沒辦法。
主任給我辦了一個假學籍之後,還跟我家長邀功,說這個事很難辦,但是排除萬難,終于違規給我辦好了。
這事還搞得我媽媽非常不好意思,點頭哈腰連聲感謝他們。
結果,老師把全班的學籍拿過來,讓我們自己裝袋的時候,我從檔案袋裡抽出了我原本的學籍,遞給了我班主任。
當時我班主任臉色都變了。
學籍事件之後,我們很快就要中考了。
因為要畢業了,我們班的男班長就提出要集體出錢給各科老師買東西。
他嘴上說的是不強迫,卻在班裡開班會的時候,慫恿大家出的越多越好。
他還說,最好是每個人出一百塊錢,這才夠。但是鑒于大家都是農村家庭的孩子,有些家庭比較困難,可以随便出點,意思一下,然後他們缺出來的錢,由其他家庭條件還可以的同學補上。
當時跟我鬧過矛盾的女班長主動站出來說要出多少錢,起了個帶頭作用。
男班長開始帶頭鼓掌,說她做得好。
之後問到我的時候,我沒像其他同學那樣出太多,也沒出太少,我說我出110吧。
說起這個,這位女班長的媽媽,也曾經在家長會的時候,動員過我媽,就說要給學校老師們出平時老師聚餐的錢。
我班主任還提過,說學校老師每次聚餐都是AA,分到每個人的頭上,金額都不少。學校老師的工資都很低,我記得那個時候沒有職稱的老師,工資才2400多。
女班長的媽媽還讓我媽起個帶頭作用,她說她先站起來說捐二百,讓我媽緊接着就附和一下。
我媽不願意,就沒答應。
當時我媽挂電話的時候,還小聲埋怨:“我可不願意裝這個犢子,到時候你們班其他同學的家長,不得煩死我?”
當時,我繼父的生意已經很好了。我媽其實不差這一百二百的,但是我媽覺得,我們班上大多都是貧苦家庭的孩子,她出來帶頭,就相當于逼着其他家長一定要拿這個錢,她這個時候站出來,純粹是讨人嫌。
最後的家長會,女班長的媽媽也提到了這個事。但是因為其他家長不出聲,這錢也沒捐成。
但是畢業要給老師送禮物這件事,我們又避無可避。
當時我班上還有一個我的親戚,按輩分,我得叫他小舅,他也是我的同班同學。
我這個小舅的媽媽是我媽媽的堂姑。
我當時因為年齡相仿,始終都是喊他名字,不好意思開口叫他小舅。等到我大學畢業再看到他,每次都是喊小舅,他還有些不好意思。
當時男班長動員,班上的男同學都得起個帶頭作用,多出一點,所以我小舅也隻能硬着頭皮答應出一百多。
我的堂姑姥也是個普通家庭,在我們鎮上的大樓裡擺攤賣襪子,也賺不到幾個錢。
臨到畢業了,要拿出這一百多,她是極其不願意的。
她甚至還想親自到學校找我們老師,問問她們就非要這個錢不可嘛?
但是最終,我小舅不願意丢那個面子,求着他媽媽不要去學校鬧。
我堂姑姥為了孩子,最終不情不願地拿了這個錢。
其實即便是我媽有錢,這個錢,我媽媽也是不願意出的。
縱使我繼父當時經濟條件優越,但是我媽媽不掌握經濟大權。
我媽媽和我繼父是半路夫妻,即便是我媽媽有了我妹妹,我繼父也防着她。
我繼父會給我媽買禮物,過生日買金镯子,買首飾。平時給固定的生活費,年節給她錢買衣服。這樣做的目的,是害怕她偷偷攢錢。
我媽會從生活費裡,把錢都節省下來。
靠着這個,臨到我繼父破産的時候,我繼父才知道我媽攢了二百多萬。
我從上初中開始,我媽為了讓我在學校好過一點,最起碼不被老師帶頭欺負,平時也會給老師送點禮物。
當然,給的不多。
頂多是年節的時候送點牛奶罐頭和水果,或者送一些農村的農副産品,比如雞蛋鴨蛋。偶爾,會給一張超市卡。
農村的家庭大多都沒錢,送一點東西,老師就會很開心,也會格外關照你一下。
我媽潛心裡總覺得我是個聽話的孩子,不需要那麼麻煩。
這種明面上跟大家要錢的行為,我媽是不高興的。
但是要畢業了,我媽也不會到處說。隻是聽我堂姑姥提起這事的時候,我媽也跟着勸了她一句,說算了吧,不要讓孩子在同學老師面前難做。
更何況,當時我們班的男班長,也沒人敢得罪。
人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的男班長雖然有些事做得讓人很不舒服,但是他還挺護着自己班的同學,隻要你順從他,他是真的會幫你免受其他班同學的欺負。
他還曾幫過我。
當時我們班裡一共三十二個人,他收了三千多塊錢,去我們門口剛開的一家服裝店給老師們買衣服和鞋子。
那家服裝店的門市,剛好租的是我們男班長家的房子,他可以用他小房東的身份,拿到折扣價。
當時,我們班上一個姓王的女同學,她偷偷跟我們說,男班長肯定還趁機貪了點錢。
具體貪沒貪,我是不清楚的,那個賬目我們也沒看過。
反正,各科老師收到了那些鞋子和衣服,都很高興。
後來我畢業了,我繼叔叔家的妹妹也進了我這個班主任的班級,她的媽媽就比較下狠手,每次給老師遞超市卡都是五百起。
每年教師節,她們班上的同學給老師買禮物,都是兩千多的自行車。
随着通貨膨脹和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他們給老師買的東西也越來越貴。
我繼叔叔家的繼堂妹還跟我說,她說買自行車那年,老師還以為他們沒給買東西,發了一通脾氣,下午還請假不來上課了。
是班長給她打電話,說給她買了自行車,她才肯來。
說到底,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是當時我們整個學校,就是那個風氣。
還是那句話,人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初中的班主任,已經算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了,班上同學有什麼困難,她是真的願意幫。她的教學水平也很優異,比較認真負責。
至于我繼父家的其他親戚,就是我媽比較讨厭的那個堂嫂,聽到我媽隻給老師送那麼點東西,還覺得非常驚訝。因為她送禮物,都是四位數起送。
她把兒子送到E城最好的初中上學,到了年底,她随随便便就給她兒子的班主任送了五千塊的羊毛衫。
有些時候,家長居然也會拿着這些來比較。比較他們給孩子,在這些方面,都花了多少錢。
我隻能說,我也要感謝我的班主任。即便是我們家當時送的禮物比較薄,她看在我原生家庭的面上,覺得我比較可憐,已經在最大的程度内,照顧我了。
就像之前和女班長那件事,我知道女班長給她送的禮更厚。但是她沒有因為這件事,就不辨是非,而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分析每個人的對錯,希望班級裡不要搞分裂和霸淩。
中考的時候,我考了684分,滿分是750。
當時我們當地隻有三所高中,一中是重點高中,二中和我們一個鄉鎮高中是普通高中。考不上這三所高中,就隻能去念五年制大專和職高了。
我沒有考上重點,我距離最後一名進入重點高中的同學,差了十分。
我媽說我的運氣好像總是差了一點,我高考的時候,也和一本線差了十幾分。
但是其實,差了一點,就差了很多。
我對自己的水平,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中考之前,最後一次複習的時候,人有點飄。
飄的原因是,我覺得我什麼都會了。老師講的知識點和重點内容,都是我掌握到滾瓜亂熟的内容,完全沒必要再複習了。
其實這一點,還是我中考之後,我繼父提出來的。
他說我臨近中考前的一個月,太松弛了,每天樂呵呵的,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一樣。
我事後複盤,覺得我繼父說得對。
因為在考場答卷的時候,已經有所體現了。
語數英這三個大科倒是發揮比較穩定,我初中化學一直就不太好,所以最終成績也算是我的正常發揮。
唯一差的是政治這一科,原本背的特别熟的内容,因為過于松弛,答卷的時候,突然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