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京州,雖然還沒有入秋,夜幕降臨後居然已經略帶涼意。
周正一和其小元走在一條靠近河邊的小街上,很快便見到一處二層樓的小店,雖然布置極為簡樸,客人卻着實不少。兩人進去之後被一路引到室外平台最邊緣的位子上,那裡恰好是河面的一處轉彎,身處其中時就如淩空在河面上一樣,一側見波濤奔流而來,轉頭則見其絕塵而去,簡直是奇景!其小元看到那張桌子上放着“已預訂”的牌子,就知道這是周正一事先的安排。
兩人落座後,其小元注意到桌子上放着三副餐具,當即會意笑道:“這麼多年沒來了,老方估計也很懷念這裡。”
“是啊!”周正一點頭應着,目光投向那套餐具,眼光中倒映着沿河點亮的盞盞燈光。
“你真的覺得把所有的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這件事就解決了嗎?”其小元剛坐沒一會兒,已經直入主題。
周正一聽了眼光一動,但接着隻是問:“安迪歐陽是怎麼和你說的?”
“你不要管他怎麼說的,現在我想聽你說!”其小元卻笃定地說。
“你回來應該是為了江毓揚的事情吧?”周正一卻立刻反問,“你現在又不是DCO的人,還是别插手這邊的事情為好。”
“你說得對,作為同事我沒有權利插手這件事……”其小元低眉說,“但如果作為朋友呢?”
這句話令周正一沉默了,過了半晌之後說:“你還記不記得DCO是為了什麼創立的?”
“除組織弊症,還社會公平。”其小元平靜地答道。這句口号看上去充滿英雄主義的豪情,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沉重!
“曾經我也覺得我們遇到了最好的時代和機會,隻要足夠努力,也許真的可能實現這個目标。但最近我常常會覺得困惑,會不會其實我們完全沒有走在我們認為的那條路上……”周正一說着,拿起了服務員端上來的啤酒,給其小元和自己分别倒上了一杯。
其小元為他這句話感到有些困惑,但還是拿起了杯子,和周正一輕輕碰了一下,喝進口中的時候,感覺有些苦澀。她沉吟了半晌,開口問:“是什麼讓你這麼想?”
“很簡單的道理,履職督察本部已經成立了将近六年,你覺得天合集團這個組織變好了嗎?”周正一說着,又加了一句,“還是比從前更加糟糕了?”
不知道為什麼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小元想起了林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就是說天合的工作餐最近越來越差那句話,雖然她不敢确定思維逃脫的林肴隻是随口一說還是意有所指。
周正一也沒有等她回答,接着又說:“雖然你已經三年不在這裡了,但是否還記得曾經在我們處理過的案件中,涉及到的管理層人數所占的比例?”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曾經是8%左右。”其小元回憶着說,“原本集團的管理人員占總人數的比例大概在15%左右,如果是在工廠的話,可能會更低一些。所以我們曾經覺得8%這個數字也算是合理的,因為最高發的一些問題,像是收取回扣、虛假報銷之類,在直接處理業務的一線普通員工中最經常發生。”
這個結論其實是有一些反直覺的。通常大衆會認為管理層手上有權力,所以應該更容易有履職風險,但實際上權力本身隻會顯著增加他們的行為影響的範圍,或者金錢的額度,卻并不會明顯增加人數上的優勢。
“那你知道現在這個數字變成多少了嗎?”周正一說完,馬上自己給出了答案,“3%。”
聽到這個數字後其小元面露意外之色,接着她立刻明白了周正一想表達的意思。
在這一行做了這麼久,她可不會天真地認為是因為現在的管理層更加自律,才導緻違規的人數急劇減少了!
其小元立刻想起之前安迪歐陽提到的那個問題,于是問:“所以你懷疑DCO的信息管理出問題了?”
DCO啟動調查的契機主要來自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審計,包括DCO進行的不定期審計,以及其他部門、如财務方面的審計中所發現的問題;第二方面就是舉報,包括本公司内部舉報平台收到的信息,也包括跟公司有業務往來的第三方反饋的信息;第三方面則是一些異常情況和随機事件,如處理案件過程中偶然發現的情況、公司人員的異常舉動甚至于新聞事件等。
排除第三個不可控的路徑,能夠對最終案件處理人數造成實質影響的話,要麼是管理層人員的手法升級了,更不容易被審計發現問題了;要麼是他們能夠通過某種方法掌握到審計的日程、或者舉報的情況,提前部署,消弭案件與無形。也或者,二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