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梅生病這事通過弟弟趙永山的大嘴巴在大隊裡傳開,嫁給本地人的女知青知道後,今天早上上工的時又和其他女知青們說了。
新來的知青們已經見過趙永梅了。如今聽老知青們說起趙永梅,三個女知青也一邊學習幹農活,一邊聽她們讨論。
聽了一會兒,三個女知青也忍不住把她們昨天上午見過趙永梅的事兒說了。
老知青中一個長得頗為英氣的名叫曹華的女知青笑着說:“原來你們還碰巧見着永梅了。我和你們說,咱們大隊裡最好的姑娘就是永梅了,你們别覺得說她是農村裡的。要是隻論學習成績,咱們這些下鄉知青裡幾個人能比得過她。“
新來的女知青們有點不相信:“真的假的,她念書這麼好啊?”
“對,永梅讀書成績一直都很好的,而且她也很愛學習,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她文藝上也很優秀,像是唱歌、拉手風琴、吹口琴、朗誦,這些她都會,也都厲害着呢。最重要的是她這個人什麼都愛學。”
另一個女知青也說:“不過要我說她最好的還是性格,大大方方的,幹幹脆脆的,是那種有啥說啥,絕不黏黏糊糊的人。我就最見不得那種瞧着面上和和善善柔柔弱弱,背後捅刀子的人。”
說着這個女知青還拿眼睛瞥了另一個女知青一眼,最開始說話的曹華忙打斷她:“說永梅就說永梅,你不要牽扯别人,不然我告訴永梅,小心她和你生氣。”
那個女知青忙求饒說:“好好好,知道你和永梅最好了,我不說行了吧?”
曹華點點頭,和新來的三個女知青說:“你們剛來,有些事兒呆久了就知道了。不過我提前和你們說一聲,咱們這知青點人不多,但大家心思還挺多的,所以你們新來的知青最好還是多學多看多想。”
曹華自己畢竟是知青,有些話不好明着說出來。即便同是知青,在他們這些人裡也分着派别。
有看不上農村人,隻和城裡知青們來往,連趙永梅這樣念了高中的都不理會的。
有已經嫁給本地人或者娶了本地人,徹底融入這裡的。
還有她這樣,在大隊裡有相處的好的朋友,但隻把自己當過客的。
新來的三個女知青不知她這話是什麼意思,但對方這麼說也算是一種好意,便也都記在心裡。
同一時間男知青那邊也在讨論趙永梅。
有個男知青故意問另一個男知青:“姚文,我可聽說趙永梅生病了,曹華那幾個女知青和她關系鐵得很,等會兒一定會去看她。姚文,你要不要去?”
那個叫姚文的男知青像是沒聽到他說話,理都不理。
開口的男知青有些不樂意撇撇嘴。這個姚文剛來這裡插隊的時候就瞧上了趙永梅,那個時候趙永梅還在縣裡念高中。不過她每次回來都會來知青點和一些女知青們探讨學習上的話題,還和曹華學習手風琴。
時間久了,男知青們也漸漸和她熟悉起來了,她雖然不是城裡的,而是本地人,但她人長得明眸皓齒的,性格也開朗可愛。最重要的是她還愛學習。念不僅念完了高中,讀書成績又一向很好。
除了讀書,同時還多才多藝的,姚文會喜歡上她再正常不過了。
但令人讨厭的是姚文這個人,他一邊喜歡着人家趙永梅,另一邊又覺得自己是城裡來的,對着趙永梅的時候頗有些自持身價。
姚文别說對趙永梅了,就是對他們這些同樣從城裡下鄉的知青也總是擺出很優越的樣子。
于是會有男知青故意在姚文面前提起趙永梅,姚文心裡不痛快,他們就痛快了。
這時新來的男知青秦穹突然問:”李俊哥,趙永梅同志生病了?那我可以和其他女知青一起去探望她嗎?”
他這話一說完,其他在地裡上工的男知青們都停下了手裡的活看了過來。
李軍有些驚訝:“秦穹是吧?你認識趙永梅?”
秦穹說:“昨天我來的時候,大隊長接我們,在路上碰見了趙永梅同志。她人很好,見着我們很友善,我家裡長輩是醫生,我跟着學了一些,所以我想去看看能不能幫上趙永梅同志什麼忙。”
李軍看着秦穹,心裡有些不信他的話,他也才高中畢業,才十七歲,即便家裡人有人是醫生,他又能給人看什麼病呢?
不過他看姚文一直盯着秦穹,立刻說:“沒問題兄弟,走,我領着你去見曹華,讓她去看趙永梅的時候順便喊上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