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晴。
今日體重81.20公斤。比昨天下降0.25公斤。
今天早晨起來以後,一看時間已經是6:30。鬧鈴兒上錯了。本來是每天都按5:30響,設置成隻響一天了。
要冷敷,塗藥,看來沒時間遛狗了。
在給自己治病和遛狗之間,我還是選擇了自己。
收拾完出門的時候時間是7點23分。然後一路小跑到了學校後門,進門的時候是7:34。也就是說從家到學校最短距離,最快速度是11分鐘。7:40學校後門早上就關門了。一場失敗的婚姻留給我的唯一的好處就是這房子。離學校非常的近。當初沒有上法院離婚是我的錯。所以房子的産權到現在還沒有明晰。
在學校食堂吃的早飯,蘿蔔絲,冬瓜,炒大米,牛奶。
朗讀了《中國文學史》的先秦文學部分的緒論13頁。其中說道家這段話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淡然無為,順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能夠使人從生死得失的悲哀中超脫出來,能夠使人将短暫而多挫折的個體生命融入無限的宇宙自然之中,從而體驗永恒的意義。
說創作:為了克服語言對傳情達意的負面影響,就應該盡量淡化語言在文學創作中的顯現程度。用最平淡最自然的語言來進行創作,則能容納更為豐富的意蘊。
說一說我的文學的創作方面,我确實是想寫一本小說,在自己的有生之年。
可是寫了10年了,每次都最多寫到100回,也就是30萬字就腰斬了。
腰斬了大概有七八本吧。
我現在想想和自己的寫作的方式也有關系,寫作的内容也有關系。
在10年前我還住學校宿舍的時候,一個舍友老師告訴我,她的老師曾經讓其學生用課本上的好詞好句來連起來寫一段話。
我就記住了,然後我也讓我的學生用好詞好句寫一段話。當然後來呢,我就離開了教學前線,沒有堅持下去。但我自己做了一些嘗試。開始寫小說。用以前學生送給我的一本成語大詞典,還有一本漢語詞典,把其中的詞彙整理出來打印出來一個一個剪出來,做成小紙條放進袋子裡,寫作的時候抽一張紙條,然後用這張紙條造句,再抽第2張紙條再造句,形成段落,形成篇章,形成小說。
但是我每一本都沒有堅持下來。10年啦,如果第1本寫到現在的話肯定上千萬字了。
我寫的也沒什麼人看。
還有就是題材。
寫什麼好呢?寫過耽美,寫過言情,現在正在寫無CP。無CP最好寫了。感情線真的是自己是寫不來呀。
這次寫的時候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絕對不要求有人看。我寫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讓人看。隻是為了開動開動腦子。所以我還是要用綴詞法。綴玉連珠。把整整一袋子的成語和詞語,都寫到小說裡。這是我預防老年癡呆症的一個方法。因為在寫的時候就要不斷的思索。造句就是動腦的一個過程。所以這次寫的《金蘭系統》,是我寫的最後一本書,也是一定要堅持下去的。
聽白雲出岫朗讀 《尚書·夏書》。
上操場從10點走到11點。邊走邊聽白雲出岫,朗讀的《水浒傳》第93 94回。
背誦以下三句:
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歲月還可以迎頭趕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追求與人和諧相處而不是完全與人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與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與人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