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添一四處眺望,忍不住摸着胡子贊許。
他原先在大戶人家當管事,也打理過田莊,一眼就看出這裡是好地方。
本身入口狹窄,人迹罕至。但也不至于交通斷絕,走兩天路就能到臨真縣城。
水源充足,水質清澈;四周山林環抱,林間帶下來的枯枝爛葉都是天然好肥。
還遺留有一些開墾過的熟茬地,整一整就可以直接播種。至于大片大片的生荒地,還要等騰出人手後才能開墾。
方真靈帶人在附近轉了一圈回來:“大郎,前面果然有廢棄的窯洞,還挺堅固。總共四孔,雖然不大,不過擠一擠夠咱們休息。”
遊抱刃問:“要是把二百石糧食放進窯洞呢?”
方真靈猶豫着想了想:“這……恐怕要騰出一孔窯洞才夠。再怎麼擠,怕也還有十來人睡不進去。”
遊抱刃不以為意:“安排十五個人住營帳裡。先讓兄弟們自願報名,不夠就讓身體好的補上。算我一個。”
方真靈原想勸一勸,最終隻是點頭。
遊抱刃又說:“既然要在這裡安家,不如咱們起個名字。”
盤虎左看右看,拍掌道:“這裡是延安府南邊,泥地又多,又有一個大水灣,就叫南泥灣好了。”
方真靈搖頭:“太過土氣。”
遊抱刃看向徐添一:“徐丈讀過書,你看怎樣?”
“這個……我看這裡溪水有如龍形,田地也多。叫龍田鄉如何。”
徐添一原本也隻是随口亂取一個——除盤虎這個實心腸之外,徐、方二人都以為遊抱刃隻是故意謙讓。
不想她卻爽快點頭:“我聽算命先生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個名字吉利,那就叫龍田吧。”
從直羅一路過來,也曾遇到鄉民走投無路、無依無靠,想跟他們一起,遊抱刃一并收納。如今龍田有八十二人。
稍事休整後,分派任務:
一組伐木造房、修葺窯洞,稱作營造組,孔大有領頭;
選六個人做守衛組,晝夜輪值,警戒猛獸,守衛糧食及入口,盤虎負責;
五人采買組,往返臨真,買賣物資,方真靈負責;
農事組搶種糜子、荞麥等作物,兼養殖、狩獵、做飯,徐添一負責;因他曾經做過田莊管事,也讓他管賬;不過收支都要遊抱刃點頭。
分派完畢,遊抱刃問徐、方二人:“不知我們該怎麼跟官府打交道?”
徐添一原在田莊管事,方真靈在京兆府遊走,都應付過胥吏。
兩人也不掖着藏着,一番講解謀劃。
第二天,遊抱刃與徐、方一同到鄉中,用牲畜換了些錢,前去拜見裡正。
裡正見她年輕,有些怠慢。
聽說是南歸的漢人,也不怎麼吃驚。德彰之變至今十七年,原先還盼着中原平定、王師北征的漢民心知已然無望,許多人舉家南逃。
待聽說有八十人之多,裡正不由得有些吃驚,皺眉問:“你們果真是從北虜那兒逃來的?哪個地方?”
遊抱刃道:“是宥州附近。因為不辨方向,迷了不少路,好在祖宗保佑、大周保佑,最終還是順利南歸,身上帶的口糧也沒有丢。如今我們在臨真西北安頓……”
“哦?你們帶着糧食?已經安頓下來了?在哪兒?”
“就在庫利川源頭,不知有沒有什麼妨礙。”
遊抱刃話音落下,徐添一笑容滿面地把一袋子錢送到裡正手裡。
裡正掂了掂份量,面色才緩和下來,細想了一會兒:“原來是那裡。無妨,那一片都是沒有主的,你們安心住下便是。我待會兒叫鄉書手來,報縣裡辦文書,給你們造戶籍和田契。”
“還有一件事,”遊抱刃笑道,“我等叨擾貴寶地,總該出些力。我們自請編作一龍田鄉,我應差為裡正,我的鄉人應差為耆長、戶長、鄉書手,不知貴人能不能代我向縣裡傳達一二?”
裡正聽罷大喜。
原來裡正、耆長之類,都是衙前職役,由上戶中的一等戶充差,不能不幹。
雖說管着一個鄉的賦稅、治安等事宜,但既無酬勞、又擔責任,要是出了漏子,還得自掏腰包填上,還要動辄鞭笞問罪,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使。
碰上酷烈的上司或是差一點的年景,甚至能鬧得家破人亡。
突然來了這麼多人要安置,差事增添不少,裡正原本大不樂意。如今遊抱刃自願應差,當然再好不過。
“遊兄弟如此熱心腸,令人佩服!我一定把話帶到縣衙。還有什麼缺減的,隻要不太麻煩,不妨提來。我也不是怕麻煩,隻是我這裡事務繁多,怕耽誤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