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先例就有了傳說,傳說變成神話,神話專屬楊洋老師,學生互相傳染,都怕了。把爹媽叫來被楊洋老師訓,誰不怕?漸漸就習慣了,數學課留堂重寫作業也習以為常。隻是楊洋“辣手摧苗”,從來不管要寫多久,經常弄得學生吃不上飯。
陳芷汀聽說了兩次,叮囑數學課代表靳雲,如果楊老師走了,時間差不多就讓同學去吃飯,中午回來再補。
“不要告訴楊老師你讓他們走了,更不能說是班主任讓他們走的,明白嗎?”力争三方不落埋怨。
考慮到現在的孩子總是會把寬容當縱容,一旦放虎歸山下午交不齊作業課代表要挨罵,又讓靳雲自己看着辦,課代表立刻表示堅決執行數學老師的命令:
“已經提醒他們叫同學代飯,誰不找人代飯誰活該。”
果然強将手下無弱兵。
楊洋是因為與學生家長鬧矛盾不肯道歉,被毛副校長撤了班主任一職,調換年級來與陳芷汀搭檔。
毛校告訴陳芷汀說,你一向善于解決矛盾争端才讓楊老師和你搭檔,否則,以楊洋的教學成績,應該與相對弱勢的班主任搭檔。陳芷汀聽說她的教學在年青人中間算突出的,想想也行。
4班的數學成績不好,跟數學老師黃也平“謙謙君子”的态度有很大關系。
現如今的教學,上完課隻是萬裡長征邁開了第一步,課後還要抓作業、抓訂正、抓考前複習、抓考後不過關的重測。老師按部就班,學生就蜻蜓點水;老師嚴防死守,學生才會快馬加鞭。
黃也平老師一團和氣,學生就把數學作業放在最後,完不成就算了,反正老師不罵人不罰寫不留堂不聯系家長。
陳芷汀希望他嚴格點,他笑着揉揉下颏幾根胡須,點點頭,然後一如既往。
換就換吧,能征求意見是學校領導對班主任的尊重,還想讨價還價?就算搞出波瀾也比一潭死水要強,有位名人說了嘛,悲劇也比沒有劇好,如果楊老師将數學教得風生水起,那4班毫無疑問就是年級第一。
楊洋換了年級和班級,而且是學校最好的班級之一,延續“我沒有錯,我不道歉”的氣勢,氣沖鬥牛,接手就整頓作業,雷厲風行決不輕饒。第一次與家長硬剛楊洋旗開得勝,不再避諱自己被撤班主任一職的經過,陳芷汀也就跟着聽說了。
有了張劍正和嶽曉明的摻和,怎樣悲催的劇情都有反轉的可能。
楊洋做初一年級班主任,軍訓時有一個學生請假不來,有醫生證明學校同意,沒什麼要緊。開學後班級打掃衛生,軍訓請假的學生繼續逃避,楊洋親自抓他搞清潔,不完成任務不許去操場玩。學生媽媽先提意見:
“為什麼不請工人搞清潔?我兒子在家從沒有做過這種事,到學校也不能做!現在培養他做低級工作,将來怎能有出息?”
知道這是學校的規章制度,到學校讀書就必須遵守,學生媽媽親自出馬到學校了解情況,一看楊洋老師的衣着打折,立刻忘了初心:
“怎麼學校老師還染發?還穿熱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