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也不怪張劍正生氣。3班李小美的父母忙于生意,沒時間管她,出現問題就給錢。李小美上初二時結識幾個社會青年,周末跑去酒吧賣酒做兼職。張劍正得知後聯系家長,家長讓老師去找,他們管不了。張劍正上報學校,出了問題他也不負責。毛校帶着徐前進老師把人找回來,父母當着老師的面開始打罵,徐老師因保護學生也挨了幾下。對家長來說,打完就翻篇。管來管去更難教了。初二下學期李小美鼓動年級幾個家庭也有問題的女生跟她一起賺外快,德育處要處分她,但處分時要規避敏感性錯誤,隻能繼續口頭教育。九年義務教育期間不允許開除學生,給處分也要在畢業前取消,口頭教育等于無效教育。
張劍正發現她喜歡畫指甲、畫胳膊、畫作業本、畫男生後背,動員家長轉去藝術學校。與其學習數理化時瞎胡鬧浪費時間,不如用于興趣愛好,說不定就收了心,還能學有所長。精誠所至,頑石為開,李小美父母終于同意轉去職業學校學動漫,上報學校請求轉學時,毛校認為,學生流失是我們教育的失敗,親自動員小美同學留在學校改過自新。
小美媽懶得多事。不轉學更好,公辦學校更能管住孩子不胡鬧,混到畢業不出大事就是成功,至于學無所成還是學有所長,沒多大意義。
張劍正氣得半死。李小美一個人耗去他八九分精力,鬧得心頭起大火,不噴發就要癌化,于是跟毛校大張旗鼓地戰了一場。
毛校說是為了教育公平,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不管他是黑是白是棟梁是荊棘是磐石是爛泥……把品質有變壞趨勢的學生推出校園就是将他推向社會,會增加社會壓力,增加警察負擔,提升犯罪率……
張劍正說:“為一個品質有問題的女生毀了品質優良的男生就是教育公平嘛?為一個行為不檢點的女生帶壞好女孩就是教育公平嘛?為一個父母不負責的孩子把父母費盡心思教育好的孩子置于危險之中就是教育公平了嘛?……”
毛校說:“這個學生有問題,我們可以重點教育,多花點精力是應該的!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張劍正說:“那其他孩子呢?我天天盯着她,其他孩子談話的時間都沒有。乖怎麼啦?乖就應該受冷落嘛?乖就應該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嘛?”
毛校說:“優秀孩子能自我教育,少用點精力不正好嘛?風調雨順的地方不澆水,幹旱的地區多開渠,不正好嘛?”
張劍正說:“不澆水也不生蟲嘛?多開渠用來長草嘛?”
毛校說:“長草也是生命,是生命都得尊重,一視同仁。”
張劍正說:“我把主要精力放她一個身上,是一視同仁嘛?野草得敬着哄着看着,花果樹木就得荒着涼着,這是教育公平嘛!”
毛校說:“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有絕對的真理。我們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付出愛心定能感天動地。”
張劍正說:“呵呵,就這點愛心就感天動地了,你念口号上瘾了吧?我也不要玉皇大帝降臨人間,你感動菩薩現身幫襯一下就行。”
毛校說:“我們不信怪力亂神,我們隻須相信有愛的世界……”
“——就是美好的人間。”
張劍正終于從緊鑼密鼓的争吵之中透過氣來,比劃了一個标準的舞蹈動作。
“不信怪力亂神你戴個佛像幹嘛!”一指毛校前不久才戴于脖間的小玉佛。毛校本能地用手護住脖頸下方的玉墜,很快反應過來——
“這與我們的教育并不沖突。我們要相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
“少給我叨叨這個,強迫症啊你!沒有抓不到的罪犯,隻有抓不到罪犯的警察;沒有治不好病,隻有治不好病的醫生;沒有打不赢的戰役,隻有打不赢的将軍;沒有揭不開的謎底,隻有研究不透的學者……哪行哪業不可以?我也會說。都能教育得好,行,你去動員推掉監獄,隻建學校就over啦!”
“我不跟你講歪理。總之,一個都不能少!”
“你不是被洗腦了,你是被催眠了。喇叭一樣哇哇哇的語言摧毀了你的分析能力。你在夢遊!”
張劍正下完結論性的評語很不地道地轉身走了。
吵架跟打架其實質是一樣,你一拳對我一腳,看誰先倒下。張劍正等于出了一拳,不等對方反擊,他下擂台不玩了。毛校捂完玉墜伸手拿電話想借機結束争吵,不想白挨一拳,氣得把電話狠狠砸回座機窩裡。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不服誰。但校長有決定權,一錘定音:一個都不能少。李小美又回來了。
張劍正希望少一個頭痛的角色,淨化班風,自己也省些心。希望付之東流後,他隻壓制住李小美不許胡鬧,引導教育一概不管,連帶着班級管理都松懈下來,嘴巴倒是越來越貧了。
陳芷汀想提醒張劍正,關注點錯了。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少一個”和“一個都不能少”上,應該放在學生成才上。怎樣做才更利于學生成才,家長學生樂意,毛校不同意也不能反對——對學生成才有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