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師也喜歡你們的答案。标準答案——拜拜。”
學生老師都笑起來。
聽課老師紛紛拉動膠凳,移到學生旁邊,傾聽學生的讨論。
“同意3組的說法嗎?不同意?好,跟他們死磕,拼出對錯來!”
一向都文绉绉的陳老師,詞彙表裡突然出現“死磕”和“拼”,學生越發笑聲不斷。
“哇,這麼精彩的發言,太給力了,老師要為他點贊,你們怎麼表達崇拜之情——哩——”
學生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崇拜之情”。發言的學生即興拱手表達回敬之禮。聽課的老師又笑起來。
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主導,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新理念。課堂高潮不斷,笑聲掌聲争論聲,讓課堂生動流暢又井然有序,學生讨論的深度廣度,越越了教材單調統一的分析。
因為學生表現出色,陳芷汀延長了課堂發言的時間,導緻“講練結合”中的“練”沒有時間落實,隻能讓學生課後完成。
陳芷汀覺得有點小遺憾。如果打住學生的發言,就可以按進度完成練習環節,但又一想,3班難得如此活潑機敏,練習不做也罷,不要有求全之毀。又又一想,若是4班就好了,攝像又拍照——打住!自私!
張劍正怕3班學生丢人,沒敢去聽課,等到學生滿面紅光地回來,讓他去向陳老師“表達崇拜之情”,才後悔不疊,可惜有課,不能去找陳老師。
圓桌辦公室裡也坐滿了參加評課的老師。陳芷汀講完課堂設計後,袁诤首先發言:“陳老師這節課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可惜的是沒有安排好時間,練習達标沒完成……”
袁诤的話還沒說完,一個外校來聽課的領導打斷了她。
“不是這麼看。這反而是我最欣賞的一點,上課要有一定的随機性,不能像機器加工零件,必須按照程序來。上課就要随機應變。學生表現開放,氣氛熱烈,就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去講,不理解寫百遍都沒用,理解了講出來印象更深。”
袁诤聽了批評沒有臉紅,反而面露喜色。這正是她要的效果。
鐘副校長聽了曆史和英語,下午來聽語文,這個評價讓他心情愉悅,也微笑着點頭。
“可是這樣一來就不能按進度完成教學任務,而且現在教學偏偏要求統一進度統一課件,您是怎麼看待這種現象的?”嶽曉明不失時機地将在備課組内與袁诤經常争論的問題抛了出去。
“我們也沒辦法。完成教學任務是規定,完成任務沒有成績又是白幹,所以我們才來貴校讨教。聽貴校領導介紹說,陳老師課堂生動成績優異,專門過來學習,果然不同凡響。還是請陳老師給我們介紹,怎樣在中考的指揮棒下貫徹新理念吧。”
擊鼓傳花,又落到陳芷汀手上。
陳芷汀的臉越發紅了。初三每節課的内容都是滿滿當當,除了正在考試,就是走在準備考試的路上,哪裡有時間“貫徹新理念”?但若給不出代表“新理念”的經驗,似乎又對不起學校領導的信任。
她在心裡打一圈小太極,半真半假地“貫徹”起來。
看到嶽曉明收起一向的玩世不恭,和袁诤一樣埋頭做筆記,她才悄悄松口氣。
評課交流結束後,一個外校男老師守在一旁,等着問陳芷汀要電話。袁诤粗略掃了一眼,男老師有嶽曉明的潇灑,也有張劍正的穩重,隻是氣色一般,沒有鮮活氣。當了老師,氣色都是如出一轍。
男老師氣定神閑的姿态讓袁诤懷疑他們早就認識,想到關于陳老師老公的傳聞。難道他們真的——是分居了還是離婚了?或者陳老師已經開啟第二春了?
不容袁诤多想,男老師微笑着迎向走出會議室的陳芷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