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豪把沒有簽名的“知情書”放在百元鈔票下面,交給班長。張劍正不知這孩子怎麼想的。全班都交了,就他沒交,放在錢後面就過關了?僅僅少了三個漢字的簽名,這張紙就輕飄飄的像個垃圾。
張劍正橫起眉毛喝到:“家長不簽字就不要去。滾!”
李自豪在哄笑聲中灰溜溜地“滾”下去,告訴媽媽老師讓我“滾“,媽媽告到教育局,教育局要求學校妥善處理好家校矛盾才能外出。李紅英讓張劍正做工作并為“滾”字道歉,張劍正拒絕做這種工作并不為“滾“字道歉。
老師怎麼啦?老師也是性情中人,不是道德标尺語錄口号,偶爾氣急講句髒話錯話是人之常情。給我發的是工作薪水,不是道德标尺的報酬,不要用100%正确的語言行動來要求我。
正在僵持,接替楊洋做班主任的吳明理搞出事來。
吳老師害怕某個家長,于是全班同學都不怕吳老師。面對失而複得的“社會實踐”,班上有十幾個學生選擇留校。出遊前放一個晚上的假回家買零食,允許帶手機回校出遊拍照,留校的學生商定拿上手機不出遊,在教室玩遊戲。可以玩一整天!
級長左士銘批評了吳老師,班級凝聚力不強。吳老師轉而批評學生,責令不去秋遊的同學寫200字說明,不寫說明就寫500字檢查。一個學生寫了份深刻檢查,放到網上。
我沉痛檢讨自己的錯誤!對于學校收取重金請我們去遊樂場的社會實踐,我用輕率的态度拒絕了。雖然我去了N多遍,但不應該在乎N+1遍,因為老師說了:“重要的不是你去過,而是你跟誰去!”雖然我對“跟誰去”也不感興趣,但不能輕視老師對收取160大悶的重視,這才是“社會實踐”的關鍵……
網絡勇士立刻奮袖出臂,援助“強勢群體”——
明明是秋遊,為什麼叫“社會實踐”“研學遊”?為了一點回扣組織學生外出,掩耳盜鈴,這樣的老師該千刀萬剮!
一旦發生意外,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我家裡帶孩子去過,不願意再花錢,我們也不稀罕跟同學老師一起活動。
為什麼不去爬山探險?這樣才有意義!花錢做沒意義的事,肯定是園區把學校收賣了,雙方撈好處,學生做冤大頭。不去!
……
何校長被教育局召去聆聽訓誡。吳老師免去班主任工作(在新班主任上任前暫時代理)。全區活動暫停。
左級長向家委會一一解答網上質疑:
叫“社會實踐”“研學遊”是因為時代進步了,這樣才能批。
選定的遊樂場安全系數較高。安全系數低的活動,比如爬山探險,出意外老師“兜不住”,學校和教育局也不批準。建議家長自己帶孩子爬山探險,出意外,兜得住。
絕大多數同學願意跟新同學新老師一起去玩,全年級大約有30位同學不願意,學校決定安排自習,不能玩手機。
初一初二收160元是因為園區裡的自助餐規格較高,遊玩項目多。家長自己帶孩子去玩每人至少200元,全家至少600元,很多學生家境一般,沒去過,強烈要求去才選定的。
活動承包給了旅行社,有無“回扣”和“收賣”可以派人去調查……
家委會認為級長這樣解釋純粹多此一舉。隻要有人瞎BB就一一解釋,還教不教學?
“就讓老師帶着去。我可不願意帶孩子去玩那些,要吃要喝,累了瞎叫,回家又不肯。連吃帶喝加路費停車費,沒有小一千搞不定。沒去過才瞎BB。誰家孩子放的貼?查出來我們找他家長……”
“擺明了是家長寫的,學生哪有這水平。查查有背景有文化的家長……”
左級長放心了。吳主任還是很生氣。跟初一沒啥說的,還是初三深刻。
“我沒辦法下定論——秋遊被迫取消,是陽光行動被邪惡打倒,還是不良現象被正義壓制?你們來說說。”
“吳主任哪!你還教政治!至少X個選項:陽光行動被邪惡打倒,陽光行動被正義壓制,不良現象被正義壓制,不良現象被邪惡打倒……而最主要的不是誰對誰錯,是誰有說Yes or No的能力才是赢家,赢家定正邪,Undeastand?你要特别防範正義旗号打倒陽光,若要給前面加個時間,那就是永遠。”初三有嶽曉明,果然不會讓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