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子牙并不知道在海神的祭日萬水會聚集在北海。第二,海神祭典盛大莊嚴,即便餘元事前毫不知情,憑他苦修多年的道行,竟能失态到激怒鲛兒的地步,倒也算不得無辜。此事碧遊宮不曾完全占理,昊天上帝有什麼理由這般氣急敗壞?”
姜子牙不卑不亢,激得昊天上帝冷笑連連,“好啊,既然親家如此理直氣壯,此事便交由親家處置可好?”
“太微宮想要庇護鲛兒其實不難,昊天上帝為何非要子牙出面呢?莫非這當中另有隐情?鲛兒雖被貶斥,但也好歹替我伋兒養育三子,于情于理我們姜家都不會袖手旁觀。隻不過,昊天上帝總要把事情說清楚了,至少也得讓子牙明白,昊天上帝您究竟在忌諱什麼?”
姜子牙鎮定自若地娓娓道來,神态語氣同他在西伯侯府議政時一樣的淡然從容。東華帝君饒有興緻地看了姜子牙幾眼,冷漠的紫眸中煥出一抹得意,“昊天,依我看你跟姜子牙實話實說也沒什麼不妥,姜伋也不是個小心眼的人。”
“可是帝君……”昊天上帝欲言又止,抿住嘴唇别過臉去。東華帝君聳了聳眉峰,歎息着說道,“昊天哪,本帝君不得不說,你低看了你這位姑爺了。鲛兒入門是要主持中饋的,當家主母何等重要,姜伋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問就下聘迎娶了呢?還有你的這位親家,你當真以為他會由着自己兒子的性子來?”
昊天上帝聞言怔忪,姜子牙捋了捋袖子站起了身,“果果這孩子我了解,不會放着鲛兒不管的。至于昊天上帝的顧慮,子牙随你走一趟水晶宮便是了。”
“看來本帝真是低看了親家。”昊天上帝如釋重負般地笑了笑,躬身與昊天上帝作辭後,同姜子牙一道往北海過去。才邁入殿門,就見姜伋與通天教主相向而坐,氣氛很是緊張。閻羅王持劍侍立在姜伋身後,一縷幽魂浮在通天教主旁邊正是餘元。姜伋早已注意到姜子牙與昊天上帝,卻不似通天教主那般起身相迎不過颔首便完了。昊天上帝踏步坐上主位,通天教主眼角漫過一絲譏諷,“伋兒如今的架子越發大了,竟開始學着不敬長輩了。”
姜伋冷了表情低頭抿茶,閻羅王厲了神色出言斥道,“通天教主,這是你們天界對我們冥界公子說話該有的禮制嗎?”
通天教主斂容道,“既然是冥界的公子,那就不該插手過問我天界的事情。”
閻羅王正色回道,“氐氏乃公子妾侍,因你碧遊宮門徒沖撞而早産,我們公子自有權過問。”
姜伋放下茶盞擡起眼眸,漠然的目光盡數落在餘元的那縷幽魂上,“本座以為,不知者無罪這句話用不到你的身上。兩百年前海神殒身的時候你還來過水晶宮上香緻敬,你可别告訴本座區區兩百年就能讓你忘了日子。”
通天教主替餘元辯解道,“小徒那時被你父親所傷,犯了糊塗也是有的,即便他有罪,但也罪不至死啊。”
“子牙的确有命令土行孫以捆仙繩綁縛餘元并扣下了他的化血刀,但從不曾傷他一分一毫。此事有九重天太白金星作證,還望通天師叔明察。”姜子牙不鹹不淡地反駁了通天教主的維護之言,恭恭敬敬地在昊天上帝下首落座,“氐氏的性情子牙還算了解,這孩子綿軟柔弱,昔日連白雪雁火燒水晶宮都不曾追究,又怎能讓海神的祭典沾上血光呢?通天師叔,難道您就不覺得蹊跷嗎?”
“師侄所言……不無道理。”通天教主微微變了面色,餘元則是一臉的懵然,“我與水晶宮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實在不知是何時何地得罪了鲛兒宮主。”
“五百年前,化血刀出爐,你是用什麼試的刀?”姜伋蓦然發問,黢黑的眸中隐隐藏着火光。餘元眼露疑惑,但還是據實以答,“是一滴鲛人淚。”
“鲛兒宮主出生時得瑤池金母預言,今世匹配凡人。海神與先宮主皆不願自己的女兒到人間受苦,海神便取了先宮主的一滴眼淚,施法造出一名男子,賜名冰玉,作為鲛兒宮主的夫婿,此事三界皆知,當年的訂婚宴,餘元你還送了禮,現在禮物還在宮主的私庫裡收着。五百年前,冰玉為逗鲛兒宮主開心赴蓬萊島采摘瑤花,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餘元,你現在知道你為什麼會死了吧?”
“你胡說!如果五百年前粉碎在化血刀下的那滴鲛人淚真的是冰玉的話,鲛兒宮主怎麼會隐忍至今日才懲治我,那可是她的……”
餘元突然說不下去了,因為姜伋那張因褪盡血色而變得格外恐怖的面孔。君山銀針直豎在涼掉了的茶水上,姜伋的聲音宛若從地獄傳出的喪鐘,“海神祭典于水族而言何等重要,是你一介散仙可以橫沖直撞的嗎?你以冰玉試刀這事兒宮主早就知道,若不是為了周全彼此的顔面你以為你能活到今天嗎?宮主給你留的一條好好的生路你不走,你非要往死路上竄!”
姜伋胸口起伏如北海上的浪潮,恨恨地别過了臉去。餘元面向通天教主俯身下拜,這縷幽魂漸次模糊,“徒兒謝師尊替徒兒做主,既是徒兒自己造下的殺孽,那便怨不得鲛兒宮主痛下殺手。徒兒就此拜别師尊,願師尊福澤綿長,碧遊宮光耀三界。”
封神榜自姜子牙袖中飛出,徐徐平鋪在半空。通天教主親眼目睹餘元魂入封神榜,終于忍不住悲痛潸然落淚。姜伋強撐疲憊打發走通天教主,接過敖丙奉上來的熱茶淡淡說道,“孩子就叫姜得吧,養在西岐丞相府娘親膝下。至于氐氏,昊天上帝若對本座不滿意,大可以接回太微宮,本座絕無二話。”
“你……好!真好!”昊天上帝氣結,拍案甩袖而去。姜子牙看着悶頭喝茶的姜伋,除了歎息還是歎息。
注:1.冰玉,即冰清玉潤,比喻翁婿,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标注引《衛玠别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潤之望。” 2. 姜得,即齊乙公呂得,齊丁公呂伋嫡子,西周時期齊國第三代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