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媽見他穿一領石青團花湖杭夾袍,面目清秀,神采斐然,忍不住便有幾分泛酸。
再一想自家兒子高大英偉,不比這小東西強上百倍?論前途、論婚姻更是雲泥之别。
她心中一松,笑道:“蝌兒越發出息了,你媽瞧見一定高興,她身子可好些?多早晚上京來?”
薛蝌見她提起許氏,不由心下黯然。
自思父母鹣鲽情深,母親受不住喪夫之痛,哀傷過甚以緻落下病跟。多年來咳嗽心嘈、腰腿酸刺,百般請醫吃藥,不過略略好些。
如今自己攜妹上京,獨留寡母在家苦熬,真是不孝之至。
他心中作痛,面上卻不露出來,隻斜簽着身子坐下,一邊笑道:“母親要等天氣和暖才動身,到時又要勞煩大娘和姐姐。”
薛姨媽也笑道:“一家子骨肉,說什麼勞煩不勞煩。”又向寶钗道:“你兄弟這般斯文,很該找個書香閨秀做媳婦。”
寶钗點頭道:“依我看,也不非得豪門千金,隻要模樣俊,性格脾氣好就夠了。我們家又不是那寒門薄戶,還想着媳婦的嫁妝。
可惜二嬸娘不在這裡,你若先成了親,琴兒嫁人我們就不好操辦了。”
薛姨媽見侄兒不言語,隻當他年輕不知事,便道:“你孩子家,哪裡曉得婚事的繁難?從小定到禮成,起碼也要過幾十道人手,你們小兩口子未必能行。
隻好我們操持着先送琴兒出閣,再細細預備你的事。我們家雖不如從前,也需辦得熱鬧好看。隻是梅家在地方任上,不知幾時回京,倒怕委屈了你。”
薛蝌聽說,忙起身打了一躬,道:“多謝大娘姐姐,這樣為我們設想周到。”
寶钗問道:“新鋪子已妥當了?”
薛蝌道:“都妥了,初八就開張。”
薛姨媽笑拉他坐下,道:“蝌兒這般能幹,哪像你大哥哥,一點子小事都做不好,還要你幫忙。”
薛蝌正色道:“大娘這是偏心我了,哥哥管的都是進貢宮廷的大事。前兒聽許家舅舅說,今上幾次賞賜大臣宮眷,都有哥哥采辦的東西呢。
我們自家的藥材古董生意他也做得風生水起,且知人善用、禦下有方,沒人不服的,可見哥哥的本事。”
幾句話恰瘙中薛姨媽癢處,喜得她連聲道:“好孩子,還是你見得真,你哥哥就是老實心善。”
寶钗忙道:“媽媽兄弟别對誇了,我聽着怪生分,倒不像一家人。”
薛姨媽道:“很是很是,自家人不說旁家話。你們先坐着,琴兒一來就吃飯。”
話音剛落,寶琴笑吟吟進來道:“大娘和哥哥對誇什麼?說給我也樂樂。”
寶钗打趣道:“都在誇梅家公子,你要不要聽?”
一句話臊得寶琴握起臉來,伏在薛姨媽懷裡道:“大娘聽聽她的話。”
薛姨媽摩挲着寶琴道:“你姐姐和你玩呢,不過聽你大哥說,梅家哥兒确是個好的。你們已經議定了,有什麼可害臊的?”
說着丫頭婆子安排晚飯,大家寂然一餐,薛蝌寶琴告辭而去。
這裡薛家母女對坐吃茶,薛姨媽道:“你想蝌兒娶個尋常人家的姑娘,将來嶽家不會添了他的助力,隻是為何讓他晚成親?”
寶钗道:“媽媽想想,若蝌兒先得子,就占了長孫的名頭;到時他借口分家,我們也攔不住。不如先定下婚約,等哥哥娶了嫂子,再商議他的事。
依我們的家世,哥哥娶個好人家的千金不難,到時他有嶽家幫襯,嫡子又居長,我再使把力,可不就出頭了?
蝌兒一無根基二無外親相助,能有什麼法子?雖說強者居上,但他自願扶持兄長,誰還能說什麼?隻會誇哥哥仁厚呢!”
薛姨媽喜道:“果然這樣,我就放心了。隻是哪有合适的人家?又不能真找個破落戶,讓人背後嚼舌根。”
寶钗微微一笑,道:“此時此地恰有這麼個人,媽媽細想想?”
薛姨媽遲疑道:“可是李家姐兒?”
寶钗笑道:“李家二老爺浸淫官場數十載,三年前才在福建知府任上病逝。他們家故交不少,且多是官場人物,怎能讓蝌兒娶他家姑娘?”
薛姨媽恍然道:“這話對,她們吃穿用度雖不如咱們,也是上好的。”
寶钗搖頭道:“吃穿還是小事,李家妹妹們說話行事都是不讓人的,我說的是邢岫煙邢妹妹。”
薛姨媽吃了一驚,道:“那也太貧寒了....仔細招人非議。”
寶钗笑道:“不瞞媽媽說,這事我已琢磨好久了,思來想去還是她最好。”
“一則他們投奔來的,邢家二老又是那樣子,婚事一說準成。二則花錢有限,我們稍添些彩禮,他們必感恩戴德,外人也隻會說好話。
再往深裡說:邢妹妹年歲不大,卻言語安靜、心思沉穩,屋裡外頭都來得;隻是家底透爛,象個墜腳秤砣,要挂一輩子。
可妙也妙在這裡:她有好處,蝌兒才會點頭;有壞處,才能叫人放心。”
說着臉色一紅,低聲道:“若從私心論,以後我不在家,媽媽遇事多吩咐蝌兒媳婦,她操勞慣的人,想來不會抱怨。對嫂子倒别強求,隻要她能幫襯哥哥,就夠了。”
薛姨媽心中感慨,摟着寶钗道:“好孩子,難為你想的周全,明兒我就找鳳哥,讓她和大太太說。這件事辦妥,就該忙你的了。”
見女兒羞得耳根都紅了,薛姨媽又道:“你父親以前常說:寶兒若是個男子,必能光宗耀祖。依我看,就是女孩兒,前途也不差!隻是給蝌兒說這樣的媳婦,終究不忍心。”
寶钗穩穩心神,勸道:“這也是兩好的事:蝌兄弟沒有功名,以後分了家,再失了皇商的名頭,就是尋常買賣人,讨個勤儉的媳婦可不好?
邢妹妹呢,貧姑娘嫁做富奶奶,也算她的福氣。媽媽實在不過意,多給寶琴些嫁妝便是。”
薛姨媽一想有理,便也放下心來,第二日尋鳳姐兒時,誰知巧姐兒病了,正忙着請醫吃藥。隻好暫且忍耐,等幾日才又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