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氣好冷!”
“是你穿太少了!”
說實在的,和往年比起來,今年變冷的腳步真的平和了不少。和以前總是一天之間狂風大作後一夜入秋比起來,今年遲遲不來的冷空氣,被台風不得不卷來後涼了兩天就回升了氣溫,然後随着秋雨慢慢冷下來,總是在入了夜後猛然間發現天已經這麼冷了。
不過既然是深夜出來,智慧姐你這身也太單薄了吧?
“本來都打算回家了,但因為天氣涼也沒有睡意,想到好不容易涼下來,吃碗熱騰騰的湯面肯定很爽吧?”
“所以今晚還是牛肉拉面嗎?”
“嗯,還是喜歡這一口。”
在小吃店什麼都做的年代,拉面是每個廚師必學的技術,畢竟那可稱得上是中國第一面。後來市場經濟發達後,什麼行業都開始細分化專業化,廚師都開始做自己最擅長的那一道菜。拉面作為簡單實惠的小吃自古就是大衆最受歡迎的小吃,二三十年前随着青海的蘭州拉面推廣,更是開遍了大街小巷。那自然不是回族的專利,面拉起來說有學問也沒那麼多門道,隻要稍學技術就能入門,但要把面拉好又需要功夫,力道,果斷,不練上幾年也拿不出手。比如——平時我拉的面就是這樣。不過難得有個顧客喜歡,縱使現在有半成品的拉面,我還是想趁着這機會練練手。
現拉的面入鍋,出水後配上高湯,雖是高湯但卻不是現在流行的奶湯,講究個清,這就要下真功夫。再加入蒜苗香菜蔥花,去腥開胃,縱使不加辣也足夠鮮香。至于牛肉就是現在吐槽最多的地方了,但畢竟物價變化大,求個實惠的拉面店裡要是料太足就不得不提價格,好在我這種不是專業的店裡就不需要兼顧市場目标客戶之類有的沒的,隻不過相對應的這牛肉比不上他們專業的罷了。
爽快地夾上一筷面,再小口喝上一口熱湯,是知慧姐常常的吃法。畢竟跑這麼多路吃這麼一小碗比杯面還少的面,也太可惜了一些。但是面容易糊,所以這時再爽快地夾上一大筷面。
“還能這麼點嗎?”看她吃得津津有味的,那邊一直靜坐着的姑娘終于開了口。
我這店的規矩是隻要想吃什麼我就能給你做,但這好像也常常讓人困擾,想要找出心裡想要的那一味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所以我并不喜歡催促客人下單。我這點生意,反倒是什麼都不點,就來這裡坐一會兒也不會礙着誰。
“你也想吃拉面嗎?”
“嗯……但是也隻能吃這麼一點。”
“那正好,我給你下面?”
“嗯。”
現拉的拉面放久了容易幹,拉少了我又沒那個技術,正發愁這半份面該怎麼處理呢。隻是就算是女孩子,這個量是不是也太少了一些。
見到姑娘打了個嗝,知慧姐抽了口煙笑到:“現在的女孩子真是小雞肚腸,這點就飽了?”
“嗯……其實……是隻能吃這麼一點。”
“唉,多吃點!年紀輕輕的幹嘛減肥?你這身子夠瘦的了。”
現在社會上的身材焦慮,以瘦為美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像真美那樣的肥胖都影響健康了自然得漸漸,但總是聽到女孩子一定要減到一百斤以下之類的太誇張了。至于這位姑娘,更是可以用骨瘦嶙峋來形容。
見到姑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知慧倒像是看出了什麼。把還沒燃盡的半支煙掐滅了後說:“幾期了?”
“啊?”
面對我們驚愕的表情,姑娘倒是更快地收起了那副表情,說到:“三期。”
這麼說來,剛進店時她一直都保持着猶豫的模樣,在說出這句話後卻仿佛是卸下了擔子。所謂的幾期不應該是——
“醫生怎麼說?”
“要等專家會診了才能确定,醫生說要把胃幾乎都給切了。而就是切了也不意味着今後就不會複發,還可能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
“我當年也是,切掉了大半個胃,醫生還說就算是手術做完了,也活不過五年。”知慧聽後說,“那一年四十九歲,熬過那一年我就能辦退休了。忙碌了一輩子,又碰上下崗潮的蕭條期,眼見着能開始領退休金了,可是想了好多事呢!想着外孫女出生前出去旅遊一趟,那時的我隻聽過旅遊這個詞,都沒去什麼地方見過世面。有吃穿的條件了,也想談談黃昏戀看,我那沒用的男人早就抛下我了,為了賺錢養孩子我可是寂寞了十多年。然後——就是女兒出嫁,成家立業,别像我這樣過苦日子。現在的苦不算什麼,退休了日子就能好起來了,我靠着這念想每天撐着撐着,眼看着這天就要到來的時候,卻沒想到下了這麼一張診斷書。都說苦盡就會甘來,可我這苦痛的前半生算什麼?”
“可你也算是撐過來了嘛。”
“可不是,那時候我也不想再浪費錢動手術了。可想想要是念想也沒有就這麼自己選擇死了,我女兒也太可憐了。那時候她還沒結婚,爸爸也沒有,媽媽也沒有,一個人怎麼在這世界上活下去?硬着頭皮做了手術,手術完三天我就重新上班了。就這麼活着活了二十年,當年說我隻能活五年的醫生都死得比我早。當然……退休之後的日子比我想象的還要精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