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這樣就可以了。接下來就拍做菜的過程吧!”
我連忙應是,然後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靜靜等他們架完機器後,聽到編導開始催促,我才敢動手備料。三杯雞而今也算是客人常會點的菜了,所謂的三杯,一杯豬油先下鍋爆香,炒香後的調味則用一杯醬油和一杯米酒。就因為它的曆史典故,所以都是家裡常備的調料。炒制後用砂鍋代替瓦罐留香留溫,吃到口中鹹甜鮮香,又不膩嘴。因為用青椒紅椒調色,紅燒的雞格外鮮豔,可謂色香味俱全。
“等等,先拍個特寫。打光!再來些光!”
“老闆,這樣可以吧?”
我也不是什麼專業的人員,可是這樣一看确實色彩顯得更誘人了。不過,是不是又因為色彩太過鮮豔,所以又好像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了呢?
菜端上桌後,他們也不像常見的客人那樣急着吃,而是拍了好久聊了好久。
“可是老闆,這香氣和外面賣的好像有點不大一樣。是用了什麼秘方嗎?”
“豬油是動物油脂,香味自然和現在常見台式做法麻油的香味不一樣,另外米酒也比酒釀的甜度若一些,但酒香更濃一些。”
“現在很少人用這種老派的做法了。大家都認為三杯雞是台灣名菜吧?”
“不是嗎?現在台灣菜館裡這個菜一般都是招牌菜。”
“台灣人把這道菜進行了改良,但其實這道菜是江西菜。老闆用的就是老派江西客家菜的做法。我們剛剛也聊到了這道菜的曆史吧?文天祥就是江西人,那位獄卒也是江西人。把這道菜帶回老家後就傳承了下來。”
說着,那位美食家終于夾起了一筷雞肉來在攝影機前擺拍了一陣後才吃進嘴裡。“真的很難得吃到這種味道,隻有用豬油炒香後才能有股這種味道,米酒的味道也讓這道菜沒那麼甜膩,做得真的相當地道。”
主持人丁丁也跟着夾了一口後連連點頭後說:“真的很香。”
被誇得我都有些飄飄然了,不過這怎麼說都是在攝影機前,可不能失态才行。熱鬧了好一陣後,他們終于完成了拍攝,我也松了好大一口氣。畢竟在我們這代人的心裡,上電視可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要是出了什麼醜可是會被很多人見笑的。
“都拍完了,老闆你不用那麼緊張了?”剛折回店裡,忠先生就喝了口酒笑着說。
“我們老闆也是出息了,剛剛那位美食家可有名了,能被他認可可不是簡單的事。這是什麼節目?現在電視台的探店節目不多了吧?”
“哦,剛剛那位叫丁丁的女主持人是地鐵電視台節目的主持人,前些天在我們店裡吃過一次三杯雞後就說想借我這家店做期節目。”
“哇!那這樣一來這家店不是要變有名的店了?老闆也要變成紅人了吧?”
“但是現在的電視也沒人看了吧?就算是在地鐵裡,大家都是低頭玩手機,有幾個人會看電視的?”
“就因為這樣才有更多的人看到。比起家裡那些都已經不會打開的電視機,地鐵上的電視一直都開着,讓人不想看都不行。”菜泡飯小姐說到,“據我所知,那些美食探店節目大多都是收錢做的軟文廣告,老闆不付錢都來拍了,含金量真的很高呢!”
“喂!老闆!你跟那位主持人這麼熟,不會是偷偷給那位塞錢了吧?”
就我這點生意,哪會有閑錢拿來做廣告啊?不過三杯雞這道菜這兩天應該點的人會多一些吧?我記得丁丁說過現在的節目編排周期很緊張,後天這節目就會剪輯上線來着。
“老闆!你的臉色怎麼這樣?”結果到了後天,菜泡飯小姐一進門就如此問到。
“我的臉色怎麼了?”
“唉,老闆今天在市場上買了不少的雞,結果今天進店的客人都沒幾個人。哈哈哈。”忠先生喝了口酒後笑着答道。
事實——倒也确實像他說的那樣,肉類的菜除非加保水劑,不然冷凍過後口感就會變得不一樣,所以還是做炒菜還是買鮮雞的比較好。隻是準備了一冰箱的鮮雞——
“我們這就來到了最近很火的一家三杯雞店,外面寫着這家店的營業時間是深夜十二點以後,這個時間點營業老闆應該對自己的手藝相當自信吧?”
兩個年輕人一個拿着Gopro一個拿着手機自拍着走了進來。一邊顧自在店裡的各處拍着一邊嘴裡還念着台詞。
雖然我這裡不是三杯雞店也不是因為對自己的手藝自信才開的——“想要點什麼菜的話,隻要有食材而且我能做,就都能點哦!”
“哇!看來老闆對自己非常自信,但我們是來吃特色菜的,就給我們一份三杯□□!那是你的拿手菜吧?”
客家菜怎麼可能是我的拿手菜來着?但既然客人點了我就做,這是我的經營方式。
“看吧看吧!生意這不就來了。”
“兩位兄弟,你們拿着這些是……”
“我們是美食探店博主。”
“忠先生你連這都不知道嗎?就是在網絡上發短視頻的人,專門探訪一些美食。現在的美食博主都有幾百萬的粉絲呢,看的人可比電視節目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