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側倚在美人榻上,眉目倦怠,看上去是睡了午覺剛醒。
宮婢小心翼翼地接過蛋糕,她拿給太後過目,太後懶懶擡起眼皮,淡淡道:“哀家瞧着這“蛋糕”一物也沒什麼特别的?個頭倒大,不如尋常點心秀氣。”
宋槿儀輕笑道:“這吃食類自然是以味道為尊,若是外觀大于味道,便是本末倒置。這蛋糕是我從外面學來的。
是要壽星拿小刀切開分于家人朋友,共享美食,歡度佳節。”
太後眯着眼,打量着她,覺得挺有意思,擺手示意。
宮婢用銀勺試了一口,再用小刀均勻切成四等分。
太後嘗了一塊,很驚喜地揚了揚眉,還挺好吃的。
旁邊的孫嬷嬷見了,心中暗暗高興,自己賭對了。
太後上了年紀,胃口不一直佳,沒想到今日竟吃了一整塊蛋糕!想來這蛋糕的味道着實不錯。
太後擦了擦嘴,吩咐宮婢道:“送一份到陛下宮裡,剩下兩份送去東宮。”,說完,讓人端茶來解膩。
宋槿儀早就想到蛋糕甜膩,還單另做了解膩的粥食,她接話道:“若是太後不嫌棄,我在小廚房還熬了粥解膩。”
太後嘗過她的手藝,自然放心她做的粥食,讓她端上來。
宋槿儀在制作蛋糕的時候,就順便在廚房熬了一小鍋紅豆,将紅豆煮熟壓碎,倒入少量冰糖,煮至微稠。
這會過去,借來現成的糯米小丸子,将單另煮熟的小丸子倒入紅豆粥中,撒上一些幹桂花,大功告成。
,宋槿儀剛端着熱乎乎的膳食出門,與迎面而來的孫嬷嬷差點撞到一塊。
宋槿儀看着微微晃動,卻沒灑出半分的食碗,念叨了兩句“幸好,幸好。”
孫嬷嬷是來看看她做了什麼粥,低頭一看是紅豆粥,皺着眉不放心都說道:“紅豆粥?宋娘子可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宋槿儀道:“這道美食重點不在美味,而在記憶。”
宋槿儀端着赤豆小元宵進内殿。
太後半阖着眼,向下俯視着宋槿儀,看見那赤豆小元宵時,微微一愣。
太後接過湯碗,輕輕攪動着湯匙,“這麼突然做了這個?正好哀家也想吃這個了。”
赤豆小湯圓也算是雲州特色,幾乎在雲州的人都吃過這個,許是熟悉的美食勾引起太後思鄉的情緒,太後邊細細品嘗,邊與宋槿儀聊起雲州。
宋槿儀憑借原主的記憶,講起雲州新開的小食店,雲州最具盛名的醉流霞,和雲州新建的西峽台……
太後心情大好,讓内侍搬了一把紫檀木圓凳在自己身側,讓宋槿儀坐在跟前,這可是莫大的榮幸,最後留宋槿儀過完晚膳。
孫嬷嬷适時地說道:“宋娘子這般好手藝,不如留在宮中做膳。”
宋槿儀掩面咳嗽了一聲,為難道:“能為太後分憂是草民之福,隻是家中父母年邁,皆在故土,難以舍棄,隻盼往後能盡子女之孝。”
自古聖人便道:“百善孝為先。”
縱是太後也不能違背聖人之道。
宋槿儀實現了她的承諾:讓太後開心。
太後寬恕了所有的膳夫,又垂詢宋槿儀要什麼獎勵?
宋槿儀道:“草民隻想要……”
******
宋槿儀回到外宮别院時夜色已深,她在太後那像是充滿了氣的氣球,一舉一動都繃着。
如今回來了,渾身放了氣,整個人提不起一點勁,連走回自己房門都嫌累,走了一半,忽然想起她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她來到謝無恙的住處看望,她從照顧謝無恙的内侍那聽說太醫已經看過了,重新用了藥,包紮了傷口,沒有大礙,一直昏迷是因為貧血加營養不良。
她蹲在謝無恙床前,腦袋側枕着自己手上,端看着謝無恙,謝無恙的睫毛長長的,好像可以蕩秋千。
她輕聲道:“為什麼還不醒過來?”她待了一會,撚着他的頭發,柔軟的像是海裡的海藻,金黃色的頭發配上雪白的皮膚,不知像是格林童話裡的“白雪公主”還是“睡美人”
真漂亮,就像是一個精緻的瓷娃娃,她的眼神忽然閃了閃,她縮回手指,想起太子的話——外邦隻有貴族才會有這般令人印象深刻的長相。
懷疑的種子如葡萄藤一般爬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