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槿儀沒想到她會這麼直接說出口,她下意識地望四周一眼,周圍的客人高聲闊談,無人注意到這邊。
她對沈令媛道:“你且先等我一會,此地不是個說話的地方。”
片刻後,店裡的奶茶早已買完,沒什麼客人,她和許若蘭說了一聲,便帶着沈令媛另尋僻靜地方談話。
湖心亭。
冬日天冷,尤其是太陽落山,金光未定,凜冽的寒氣像是猛獸,餓虎撲食一般撲向行人。
兩人站在亭中,把雙手揣在袖中,左右腳交疊跺動,身子止不住發顫。
沈令媛感覺自己的牙花子直楞楞地打在下唇,快把嘴唇皮都磕破了,她聲音發顫地問:“為何一定要在這四面透風的亭子裡說話。”
宋槿儀吸着鼻子說道:“你看看這一路上,哪裡沒人?就這裡人少,方便說話。”
……
沈令媛默了一刻,發出靈魂質問:“我們兩也不是見不了人的關系吧?”
宋槿儀将領子緊了緊,“那你有地方可以去嗎?”
沈令媛道:“去我那吧,我就一個人。”
宋槿儀跟随沈令媛來到她落榻的客棧,屋内燒着火炭,将衣裙上沾到碎雪全部融去。
二人寒暄一番,宋槿儀這才知道原來沈令媛在古代的身份竟是個讀書人,此行途徑雲州,要去百川書院。
“失敬失敬,原來是秀才大人,丞相根苗。”
沈令媛面色一紅,“姐姐别取笑我,我不過是浩瀚如煙人才裡的一粒米渣渣,離那高位差得遠嘞。”
二人說笑一番,沈令媛問起奶茶,“竟沒想到,我能在這裡嘗到懷念的味道。看來好喝的飲品不分時代,在這也很暢銷。
若是以後能開到盛京就好了,我到時候去盛京,就能天天喝到奶茶了。”
“不瞞你說,我這奶茶采取加盟模式,現在還在擴店,最近想着,對了……”,她望着沈令媛道:“我這還有個不情之請,還想請你幫忙。你看街頭上買吃食的,誰沒兩句唱詞,就是前世,最有名的你愛我啊,我愛你,冰雪balabal。”
宋槿儀話說到這,沈令媛立馬懂了,“姐姐是想讓我幫忙寫吟唱?不過小事情,算不得幫忙,隻希望你别嫌棄,罵我這個秀才是沽名釣譽。”
“你願意費這個心,我榮幸還來不及呢……”
沈令媛包裹中自帶筆墨紙硯,提筆靜默一刻,揮灑寫下:
月映茶香溢,風送奶茶情。
古道邊,小橋旁,奶茶香飄揚。
采自雲上茶莊,紅葉金芽映日長。
春雨潤澤,夏日陽光,秋風輕撫,冬雪藏。
香醇如絲,滑過唇齒間,
甜而不膩,苦後回甘。
一壺好茶,偷得浮生半日閑。
******
最近南城興起一股手提飲子風潮。
走在大街上,随處可見有人提着竹筒上面鑽着兩個孔,用麻繩系着,方便手提。
再仔細一看,便能看見那竹筒上面貼着白紙,寫着“茶緣”二字,若是有人上前詢問,有熱情者知無不言:“是南城,書城坊裡茶源的鋪子賣的,店内十二文,提走給一個竹筒,加三分……”
有腼腆不好意思問人的,看到了店名,總能尋過來。
相當于一種無形的廣告。
這茶緣一時間變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說這掌櫃年紀輕,心思活;眼光毒辣的人瞧出店主野心勃勃,絕不止這小小的坊市,方寸之地的南城,甚至是……
宋槿儀想出這個手提的方子,還是因為沈令媛即将啟程去百川書院,書院離雲州幾百裡的路,此去路途遙遠,她恐難再嘗此物,一再懇求宋槿儀讓她帶兩杯走。
宋槿儀本以為自己在這是世界是個外來人,孤單影隻,毫不孤獨。如今容易遇到個真正的“老鄉”,心中倍感親切,再加上對方幫她寫出吟唱,教她如何能不應?
關于裝飲子的器具,她左思右想,想到了裝茶葉的陶罐,重量大,價格不低——不行!茶碗?碗口低,易碎,不易攜帶……
直到李荷收拾桌子的時候不小心将竹杯掃了下來,仿佛有一滴清泉直擊她的眉心,一葉障目,眼前的答案竟然沒發現。
她走過去撿起竹杯,細細打量,重量小,不易碎,紮個孔也好攜帶。轉念又一想,若是造出合适的容器,以後豈不是可以外帶,那既可以緩解供不應求的問題,還能在杯上貼紙片,做無聲宣傳。
她果然是個天才!
她越想越興趣,轉身找了當初定制竹杯的師傅那,談了半天,因為之前定制的竹杯隻有一竹節,外帶容易灑,便延長兩竹節為筒。
至于價格,還是老方法,以量壓價,先要了一百個竹筒,每個竹筒兩文。
等她提着定制好的竹筒往回走的時候,因為東西太多,她不得不全身套着繩,脖子上挂了三四個,左右手各提溜了二三十個,腰上還系着七八個,就這才勉勉強強拿了一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