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國營飯店主廚的位置幹了小十年,吃過不少同行的拿手好菜,第一次遇到這麼會做海鮮的人。
“胡三哥,嘗嘗,保準好吃。”陳昭遞上筷子。
于知樂提醒:“小海鮮浸泡一到兩個小時再吃,味道是最好的。”
從撈汁小海鮮做好到另外兩道菜完成,不過間隔十幾分鐘,海鮮還不太入味,但酸酸辣辣的口味讓胡老三眼睛一亮。
他評價道:“酸辣開胃,很适合夏天。”
而清蒸黃花魚的魚肉香滑,口感鮮嫩,蔥絲帶着幾分爽脆。
“調味、口感都恰到好處。”胡老三搖頭感歎。
海鮮湯粉湯頭鮮美,細米粉吸飽了湯汁,滑糯彈牙,讓人回味無窮。
“妮兒,你有沒有興趣來國營飯店上班?”胡老三當即提出工作邀請。
于知樂搖搖頭,正式進入正題:“胡三哥,今天我們來找你,是想通過你的關系,與屠宰場那邊談大棒骨和瘦肉的供應,我們村要做副業組,在大集擺攤。”
“這樣啊。”胡老三頗為遺憾,“你們需要多少?大棒骨還好說,沒人樂意買,但肉量太多的話,不好談。”
于知樂給他講了大集改制的事,并講出需求。
她提前估摸過,每周隻需要五斤大棒骨和三斤純瘦肉。
“嗯,不算多,這事好辦。”胡老三摸了摸下巴,答應她。
下一秒,他話鋒一轉:“不過,我也有點事想求你幫忙。”
“胡三哥,你盡管說,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幫。”于知樂直爽道。
“你能不能收我做徒弟?”胡老三不自在地撓了撓頭,“我第一次遇到這麼會做海鮮的人,想學些新菜式,更新店裡的菜單。”
說完,他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離譜,連忙補了一句:“一個月學一到兩道就成。”
“沒問題,以後每周三我來國營飯店一趟。”于知樂爽快答應。
胡老三欣喜若狂,冷靜下來後,他又覺得自己有種挾恩圖報的意思,虧欠了于知樂。
“妮兒,你在店裡挂個臨時工的名号,每個月十五塊錢,福利按正式工的标準。”他思考了好一會,提出一個解決方法。
“行。”于知樂應聲。
兩人就細節問題再談論了一會,被服務員突然打斷。
“老三,藏着什麼好吃的呢?”她在小窗口瞧不見菜,又被小味勾得心癢癢,趁着沒人的空檔進了廚房。
她一進門就直沖撈汁小海鮮去,嘗了一口,驚為天人,稱贊道:“這回的新菜行,縣裡的人想吃這口都得來咱這兒。”
“小妮兒的手藝,了得。”胡老三呵呵笑着誇于知樂。
服務員大姐與他是一塊長大的夥伴,日常互相打趣慣了,損道:“得了,以後讓小姑娘來掌勺吧。”
氣氛因為她的插科打诨變得輕快。
“哎呀,三哥,小海鮮分我一些,我請老陳嘗嘗。”陳昭一拍腦袋,“順當給你們宣傳。”
胡老三裝了滿滿一海碗,遞給他。
陳老吃相斯文,這會兒面才下去半碗。
他嘗過以後也連連稱贊,得知飯店之後菜單會有這道菜,顯得非常開心。
之後,于知樂兩人向胡老三道别,騎車回村。
回到小院時,張文心和葛泰在等她。
經過張家三兄弟的賣力宣傳,如今村裡人對于知樂廚藝的認知是比國營飯店大廚還厲害。
過去的兩天,葛泰跑遍附近的村子的窯廠。
價格都是一樣的,四塊錢五十個小瓦鍋,額外贈送兩個大瓦罐,并且會送上門。
關于外送服務的事,他去公社問過,公社的幹事認為這不是違規行為。
“這個竈,我大陶村找他們的瓦匠師傅,包材料一塊錢。”葛泰翻出一張圖紙,“師傅看了我們的圖,改良了一下。”
初始圖紙是于知樂畫的,一個可移動的六眼柴火竈,底部嵌的是木闆車。
“大棒骨和肉的問題解決了。”于知樂講出最終的協商結果。
純瘦肉不要肉票,但價格比市價貴兩毛,大棒骨不要錢。
張文心開心道:“這個價格還不錯。”
随後,于知樂給他們簡單地講擺攤的整個流程,提出人手問題。
出攤時,她和張文心把控竈台,葛泰負責外送,目前還需要刷鍋和收拾的人。
“張海梅三姐妹。”葛泰提出人選。
兩人疑惑,在她們的記憶裡,村裡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
葛泰說:“張招娣和她的妹妹,幹活勤快。”
“可是——”張文心遲疑。
于知樂一口答應。
至此,前期準備完成。
三人準備在明早的晨會正式提出副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