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心思又活躍了其他,幾個動作塊的大姐搶到了兩人邊上的位置。
“小雙,這攤子是哪個副業組的?”大姐問,“這外送服務怎麼訂?”
胡雙嘴裡叼着一隻蝦,胡亂嚼了幾口吞下去,回答道:“海隅村的,等會攤子的人過來收瓦罐,可以直接付錢,讓他下次大集送過來。”
對面的藍圓圓被辣得臉通紅通紅的,拔開竹筒杯的塞子,大喝了一口。
“雙雙,檸檬水,好喝。”她滿臉驚喜地說。
聞言,胡雙立刻灌了一口,猛地點頭。
大姐又問起這檸檬水,她一口氣将攤子的點單模式和種類都告訴了對方。
“姐,她們的海鮮河粉也是一絕,能鮮掉眉毛。”胡雙盡心盡力地安利,“海貨還是鮮活的,那蝦下鍋前還在跳。”
大姐被說得心動了,直接掏出一塊錢,豪爽道:“下次大集的早午餐,我都要一份,讓他送到廠裡來。”
“行,等會我給他說。”胡雙收下錢,繼續埋頭嗦粉。
其他人聽了聲,以為胡雙與攤子的人相熟,紛紛找她幫忙訂外送。
她被纏着,藍圓圓先吃完了粉,索性找來紙筆,一一記下衆人的要求。
相同的情形在不同的廠子裡上演。
此時此刻的國營飯店,胡藍在後廚喝完最後一口湯,感歎道:“小于的手藝真的是了得。”
“那是,畢竟是我師傅。”胡老三賣力地揮動着鍋鏟。
從飯點開始,他就沒停下過手,這是他最後一份要做的小炒,他的那份粉在竈上溫着。
泡椒粉的香味飄到前邊,有相熟的客人在取菜的窗口喊話。
“老三,研究什麼新菜呢?聞起來酸酸辣辣的,真開胃。”那人掀開布簾子,“什麼時候能上?我等着嘗呢!”
“嗐,他能有這手藝,這是大集那邊的泡椒粉。”胡藍應聲。
那人驚訝道:“這泡椒粉是什麼東西?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海隅村副業組弄的,今個兒是第一天。”胡藍索性把粉端到他面前,“這檸檬水才五分錢,酸酸甜甜的,也挺好喝。”
色香味俱全的粉讓那人是食欲高漲。
“你的菜好了,我去吃午飯了。”胡老三把他的尖椒炒臘肉往窗口一放,端走粉。
那人撇撇嘴:“小氣鬼。”
胡藍覺得好笑,說:“周三海隅村的妮兒來教老三做菜,你來幫忙嘗一嘗。”
“行。”那人疊聲答應。
此時此刻的大集,于知樂将最後一份粉加入小瓦鍋。
“不好意思,我們的粉賣完了。”張文心笑着回應點單的客人。
客人不死心,問:“真的沒了?能不能給我分出一份?”
他盯着正在煮的六份粉,暗恨自己剛才沒有排隊,而是去其他吃食攤晃悠了一圈。
這攤子的火熱程度比他想象的更甚,一轉眼就賣沒了。
“不好意思,真的沒了。”張文心回應。
竈上煮的是副業組六人的午餐,忙活了很久的幾人現在已經饑腸辘辘。
客人遺憾地去了另一個賣面食的攤子。
“陶大哥,謝謝你。”于知樂給陶大哥端了一碗粉。
陶大哥推辭:“小事,反正我這有空地,還托你們攤子的福,我也賣出去不少東西。”
海隅村的攤子吸引了很多人,等待的時間裡,客人在他的攤子閑逛,順手帶了一兩件陶器。
張文心直接将粉擱在他面前:“陶大哥,我爺說了這叫有來有往,要不下回我們可不好意思找你幫忙了。”
陶大哥哭笑不得,最終還是收下了。
這時,葛泰和張海梅同時回到攤前,表情凝重。
“怎麼了?”張文心着急地問。
兩人分别掏出幾張紙,齊聲說:“這是下次大集的外送預訂。”
張文心舒了一口氣,接過查看,越看越震驚。
她粗略估計,這裡有六十幾碗粉了,也就比這次出攤的總量少了一點。
“樂樂樂樂樂。”她激動地跑到于知樂身邊。
于知樂心情相當不錯,讓大家趕忙吃飯,吃完回家休息。
副業組與村裡的牛車一同出發回村。
村裡人見識了攤子的火爆,笑容滿臉,隔空對副業組的人噓寒問暖。
而老光頭一行人心裡怄着氣,臉拉得長長的。
同一時間,船廠門口。
大集裡那個打扮精緻的女孩坐上小汽車,趾高氣揚地說:“去省軍區,開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