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圍在邊上互相對視,卻沒有人動手。
“嘗嘗。”于知樂一一遞過筷子。
大家紛紛下筷,第一筷都落在了各自喜歡的食材上。
食材入口,獨特的香辣味型讓大家不約而同地露出滿足的表情。
蝦的外殼被炸得酥脆,肉質飽滿緊實。
而鮑魚和八爪魚彈牙爽口,螃蟹肥美入味。
配菜也是各有各的出色,土豆焦香軟糯,玉米香甜可口。
“真好吃。”衆人齊齊感歎。
接着,胡雙豎起大拇指,誇道:“這道菜下飯啊,到時後肯定賣爆。”
胡老三點頭贊同女兒的說法,這肯定能成為店裡的一道名菜,他得找上頭的人去談海貨供應的事。
想着,他覺得臨時工的待遇虧待了于知樂,尋思着在别處補償她。
“我連吃一個月都膩不了,老三,趕緊上這道菜。”熟客催促道。
胡老三靈機一動,端着菜往外走。
“你端去哪?我還沒吃過呢?”熟客拿着筷子在他身後追。
胡老三把菜擱在櫃台,在小黑闆上寫下歪歪扭扭一行字——幹鍋海鮮大雜燴,免費試吃,歡迎提意見。
透過窗口,後廚的幾人能聽得見他們的鬥嘴聲以及客人的詢問聲。
在胡藍的介紹下,于知樂得知這個看起來不修邊幅的老饕餮是船廠資曆最老的工程師——姜榮。
姜榮的配偶早逝,又無兒無女,脾氣相當怪。
據船廠的人說,他搬到海東鎮這麼些年,隻有一個人進得了他家的院子,那人是個捕魚老手。
“胡藍,來人了!”胡老三高聲吆喝。
臨近飯點,外邊的人多了起來,胡藍應道:“欸,馬上就來。”
而後,她轉頭向于知樂三人說:“你們三好好聊會,等會讓老三給你們做菜吃。”
說完,她就匆匆忙忙出了後廚。
胡雙往凳子上一坐,翹起二郎腿,又開始喝她的袋袋冰。
“坐。”藍圓圓給于知樂推了一個闆凳,而後坐得端端正正。
就這麼幾秒,兩人的性格差異表現得淋漓盡緻。
藍圓圓忽地想起她娘的話,怯聲挑起話題:“你的廚藝真好。”
“就是細心了一點。”于知樂謙虛道。
藍圓圓輕輕地搖了搖頭,執着地說:“比省城國營飯店的大廚好多了。”
“我姑也是這麼說的。”于知樂覺着有些奇怪,但順着她的話應聲。
藍圓圓肉眼可見變得開心,小口小口地喝着融化的小甜水。
胡雙咔嚓咔嚓地将冰塊咬碎,咽進肚子,然後卷起袋子,帥氣地往垃圾桶一投。
“你知道嗎?我一點也不想在紡織廠幹,我想到船廠學修船。”她突然開口。
藍圓圓的第一反應是愕然,她從來沒聽胡雙提過這件事。
胡雙繼續說:“但是,船廠根本不收女學徒,你說我應該怎麼辦?”
她直視于知樂的雙眼,她總覺得對方能給出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自學,等機會,找機會。”于知樂認真地回答。
“你是第一個肯定我的想法的人。”胡雙燦然一笑,“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船舶維修師。”
“小雙,你一定行。”藍圓圓在一旁鼓舞打氣。
胡老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清了清嗓子,發出聲音。
方才櫃台前站滿了試菜的人,他招呼了一會,并詳細記錄了大家的反饋。
沒曾想,一進門就聽見了女兒的豪言壯志。
四人心照不宣地略過這個話題。
胡老三給三人做了四菜一湯,尖椒炒臘肉、紅燒小排、蘿蔔炖牛腩、清炒黃瓜片和油豆腐粉絲湯。
他的手藝了得,每道菜有每道菜的風味,三人包餐一頓。
于知樂與他們告别,騎車回村。
此時,已是下午一點,一天中最悶熱的時間點。
許多人聚在村頭的大槐樹下,七嘴八舌地讨論着早晨張家三姐妹提出分家的事。
“這世道,哪有女兒提出分家的理?張招娣她們真的是欠收拾。”一個油頭油臉的中年男人操着公鴨嗓說。
另一個雞窩頭男附和道:“就是就是,要我說,早早把她們嫁出去換彩禮得了。”
“要我說,還是收拾得不夠狠。”一個大娘沾沾自喜道,“我家夢娣和想娣讓她們往東,她們絕對不敢往西。”
這話一出,話題逐漸偏移。
有人開始吹捧她手段了得,并讨問法子。
“你家兩朵金花,要是一起娶回家,那叫一個爽快。”長得賊眉鼠眼的男人突然插了一嘴,笑得下流。
大娘瞥了他一眼:“三十塊彩禮一個人,出得起你就兩個都娶走。”
“不便宜。”男人咂舌感歎,“我還是等二手的吧。”
大娘啐了他一口。